宏观专题: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离我们有多远?-天风证券-20220921.pdf

宏观专题: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离我们有多远?-天风证券-20220921.pdf
这份天风证券的研究报告探讨了在中国设立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可行性,并借鉴了美国、日本和新加坡的经验。报告认为,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面临新的挑战,可能需要重新考虑设立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 报告首先回顾了过去关于成立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政策信号,以及相关构想未能落地的原因,指出此前主要是在现有制度基础上进行渐进改革,例如国开行成立住宅金融事业部,但其功能主要集中在棚改和城市基建领域。 随后,报告分析了美国“两房”、日本住宅金融支援机构和新加坡组屋与中央公积金制度的经验,总结了这些机构成立的宏观条件和运行模式。 * **美国“两房”:** 在大萧条时期成立,旨在通过政府增信的抵押担保体系,打通资金循环,刺激房地产市场。 * **日本住宅金融支援机构:** 在战后经济重建时期成立,政府主导住宅金融和住宅开发环节,但随着经济发展,私营比例逐步提高。 * **新加坡组屋与中央公积金制度:** 为了解决独立建国后的民生问题,通过强制缴储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和国有土地制度,实现“居者有其屋”目标。 报告认为,当前中国房价上涨已不是主要关切,更重要的是稳定房地产市场和行业。因此,成立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可能成为可行的选项,可以在纾困、保交楼和稳定房地产金融、修复产业链方面发挥作用。这种机构可以兼顾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为房地产市场提供基础金融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939.11 KB | 18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