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深度报告:产业链视角看如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平安证券-20230109.pdf

宏观深度报告:产业链视角看如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平安证券-20230109.pdf
本报告主要围绕中国产业链如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并深入分析了相关的宏观经济背景、现状、挑战与对策。 报告首先强调了警惕“过早去工业化”陷阱的重要性。中国正面临着“过早去工业化”的压力,这与发达国家和拉美国家的情况有所不同。报告认为,中国“由制造到服务”的基础还不牢固,需要夯实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报告接着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中国是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工业增加值规模最大的国家,但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包括: * **外部环境:** 逆全球化和全球产业链重构,对中国出口带来影响。 * **结构性问题:** 制造业结构有待优化,产业结构不均衡。 * **技术瓶颈:** 核心技术面临美国等国家的“卡脖子”科技封锁。 * **质量效益:** 产品质量、品牌效应和生产效率有待提高。 报告随后探讨了从“自主可控”视角看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和短板。中国在通信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具有优势,但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方面存在短板,尤其是在集成电路、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航空发动机等领域。 最后,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破局之策,强调需要多主体、多举措共同努力。短期内,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释放内需:** 充分释放国内消费需求,需求是推动制造业创新升级的基础。 * **政策支持:** 充分用好各项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并形成合力。 * **增强信心:** 尽快出台看得见、获得感强的政策,推动民营企业家信心恢复。 * **拥抱全球化:** 尽管国际形势复杂,中国仍需要做全球化的坚实拥趸。 总而言之,报告认为,建设制造强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需要政府、企业、市场等多方共同努力,既要保持战略定力,也要灵活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最终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932.73 KB | 16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