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美人货场变迁,看我国渠道变革机遇-财通证券-20251019.pdf

从中美人货场变迁,看我国渠道变革机遇-财通证券-20251019.pdf
本文是财通证券关于渠道变革的专题报告,主要探讨了从美国商超发展看我国渠道变革机遇,以及食品饮料行业的相关投资建议。 报告首先分析了中美商超发展的差异,指出中国商超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起步较晚、发展迅速,尚未完成充分的业态自我优化,普遍面临同质化竞争。而美国商超则经历了长期发展,形成了差异化定位和自有品牌壁垒。报告强调,中国商超正从粗放扩张转向存量精耕,业态分化的背后是对核心理念和逻辑的重新审视。 报告认为,山姆、奥乐齐、胖东来等领军者的成功,揭示了“效率提升”与“品牌认知构建”是渠道变革胜出的关键。山姆通过“运营为王+客户至上+极致效率”的战略,成功树立了渠道品牌认知。奥乐齐的硬折扣模式、胖东来的“以人为本”服务体验,均从不同维度验证了效率提升与消费者信任建立是未来渠道竞争的关键。 报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下游渠道的发展趋势,指出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人货场均在积极变化。渠道竞争的最终归宿将是品牌认知的深度博弈,具备定制研发与品类创新能力的上游供应商将迎来机遇。未来,商超渠道的竞争将不再局限于价格与品类,而是转向品牌认知与用户关系的深度构建。具备强大自有品牌能力、精准选品和爆款打造力的渠道将形成“降维打击”。 在投资建议方面,报告认为渠道变革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自有品牌出现,也带来了上游制造公司的机会,利好具备定制化研发和服务能力的食品企业,如立高食品、宝立食品和千味央厨。此外,迎合人本主义的渠道需要主动寻找能引起消费者兴趣的产品,具备强研发能力的品类品牌公司则能及时提供对应产品,利好新乳业、西麦食品、有友食品、盐津铺子。 报告还提示了风险,包括消费力恢复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以及食品安全问题。
下载完整报告 | 15.17 MB | 33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