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请回答系列五:消费现象与政策应对-华创证券-250329.pdf

政策请回答系列五:消费现象与政策应对-华创证券-250329.pdf
这份报告聚焦于疫情以来中国消费的诸多现象,并结合《消费提振专项行动》分析政策应对措施。 **一、消费现象与趋势** 1. **生育对消费的边际影响或有所走弱:** 疫情后,生育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不如疫情前,可能需要政策支持,如育儿补贴和普惠托育。 2. **旅游消费更加依赖长假期:** 旅游消费更依赖长假期,政策需增加居民假期时间,如增加法定节假日、落实带薪休假。 3. **消费对收入的依赖或在增加:** 疫情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更大,政策需聚焦居民增收减负,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农民增收。 4. **品类观察:** 服务消费整体偏弱,尤其医疗和旅游。限额以下和非耐用品偏弱。线上依然占优,但增速放缓。平价类业态表现更好。 5. **城市观察:** 东北消费相对较强,乡村消费高于城镇,县乡增速好于市辖区,三四线城市表现更好。 6. **出行范围扩大有利于消费增加:** 铁路客运里程增长与社零正相关,居民汽车保有量增长与社零正相关,政策需继续增加铁路公路建设以及促进居民汽车消费。 7. **扩大资本开支有利于消费增加:** 固投增速与社零正相关,研发支出增速与社零正相关。 **二、政策应对措施** 报告结合《消费提振专项行动》,针对上述消费现象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例如: * **针对生育问题:** 研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 **针对旅游问题:** 增加法定节假日,鼓励带薪休假与小长假连休。 * **针对收入问题:** 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扩大劳务报酬发放规模,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 * **针对服务消费:** 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扩大文体旅游消费。 * **针对城乡差距:** 深入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加强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乡村终端物流配送设施建设。 * **针对出行问题:** 分年限保障“久摇不中”无车家庭购车需求,拓展汽车后市场消费。 * **强化投资对消费的支撑作用:** 增加财政对科技相关的支出。 **三、风险提示** 报告也提示了房价下跌可能继续影响消费,以及部分数据可能受样本影响。 **四、结论** 报告强调消费的恢复并不强劲,消费与其他宏观变量之间的关系或有所改变。报告旨在全面梳理当前消费的各类结构特征以及与主要宏观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2.93 MB | 24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