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启示录”系列(五):回望“安倍经济学”-平安证券-20230428.pdf

“日本启示录”系列(五):回望“安倍经济学”-平安证券-20230428.pdf
平安证券发布的《“日本启示录”系列(五):回望“安倍经济学”》报告,主要分析了安倍经济学的背景、内容、效果以及失效原因。报告认为,虽然“安倍经济学”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成功”仍相差甚远。 **一、安倍经济学的背景与内容** 2012年底,安倍晋三再次出任日本首相后,为摆脱通货紧缩、提振日本经济,启动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被称为“安倍经济学”。其核心内容包括“三支箭”: 1. **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量化质化宽松政策、负利率政策、YCC政策等。旨在通过压低利率、增加货币供给来刺激经济。 2. **灵活的财政政策**:保持政府支出稳定,对收入和支出两端做结构性调整。 3. **结构性改革**: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地方发展、基础设施等。 **二、安倍经济学的效果** 报告指出,“安倍经济学”实施后,日本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回升,资产价格也逐步回暖。具体表现为:2013年开始日本经济持续温和回升,日本短观(TANKAN)指数均保持在0的荣枯线以上,日本国内资产价格开始触底反弹。日本劳动力市场、女性就业率和社会地位、对外经贸关系等方面亦出现明显改善。 **三、安倍经济学失效的原因** 报告深入分析了“安倍经济学”未能完全实现预期目标的原因,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1. **对外部门**:日本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未推动日元持续贬值,全球经济低迷和日元的避险属性限制了出口的增长。 2. **企业部门**:日本国内自然资源匮乏、老龄化等问题限制了企业投资意愿。企业对外扩张加快,贷款利率下降空间有限等因素,限制了政策生效。 3. **居民部门**:居民谨慎消费习惯难以改变;消费税改革、工资增长缓慢、资产价格上涨未带来财富效应等,也抑制居民消费意愿。 4. **金融机构**:日本央行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商业银行息差收窄,影响了银行的盈利能力,使得银行放贷意愿受限。 **四、对中国的启示** 报告认为,虽然中日两国国情不同,但“安倍经济学”的经验教训对中国仍具有借鉴意义: 1. 汇率与出口并非单向因果关系,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很重要。 2. 在一国潜在增长率下行时期,积极推行结构效应更强的财政政策、以及更能释放微观主体活力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改革政策,有助于改善一国的长期增长前景,也能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效应。 3. 非常规货币政策并非“万能药”,结构性问题需要更具针对性的结构性改革。未来中国需在人口老龄化、产业升级、贫富差距等中长期结构性问题,出台更多更具针对性的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964.62 KB | 17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