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疫后首份财政预算草案:强不强?钱花哪?怎么筹?

【宏观专题】疫后首份财政预算草案:强不强?钱花哪?怎么筹?
这份报告主要分析了疫后首份财政预算草案,探讨了2023年中国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并对宏观经济进行了展望。 **核心观点:** * **财政总量:** 2023年财政预算总量预计弱于2022年,但明显强于2021年。 * **资金流向:** 增量资金主要流向教育、农林水等领域,卫生健康支出有所下降。从投资角度看,防疫成本释放,利好基建、科技环保和国防。 * **资金筹集:** 主要依赖经济自然修复和税收增长,同时政府将采取让利措施。 **具体分析:** 报告将2023年财政政策概括为“财政加力”和“财政提效”,并进一步细分为: **1. 财政加力:** * **公共财政:** 强调税收脉冲,预计2023年一般预算收入增长6.7%,税收增长11%,为2008年来最强。赤字率3%明升实降。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剔除水分后,回归常态。 * **政府性基金:** 卖地收入看平看淡,专项债前倾扩围可加量。专项债是重要的加力工具,或将加大发行规模。 **2. 财政提效:** * **兜底变激励:** 强调退税减税的延续和优化,并辅以贴息贷款。 * **成本变效益:** 防疫成本释放,基建、科技环保、国防等领域受益。 **3. 准财政加力提效:** * **投资拉动:** 通过金融工具继续支持基建项目,形成实物工作量。 * **政策协同:** 关注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政策行作用凸显。 **报告对具体财政数据进行了分析,例如:** * 2023年一般预算支出安排27.5万亿,增长5.6%。 * 税收收入增长6.7%。 * 赤字率3%。 * 专项债前倾,Q1发行计划已持平去年同期。 **风险提示:** 报告提示了疫情超预期、稳增长不及预期、专项债和金融工具发行不及预期等风险。 **投资建议:** 报告通过矩阵分析,对2023年财政政策进行了全面解读,并对不同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展望,认为在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经济有望实现稳步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3.48 MB | 19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