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报告:如何稳就业,新增和净增的缺口解析-海通证券-20221223.pdf

宏观专题报告:如何稳就业,新增和净增的缺口解析-海通证券-20221223.pdf
这份海通证券的宏观研究报告,主要探讨了中国就业市场面临的挑战,特别是新增就业与净增就业的缺口,以及青年就业压力大的问题。报告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如下: **1. 就业:新增 ≠ 净增** 报告指出,虽然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在过去几年保持稳定,甚至超过了既定目标(1100万以上),但城镇净增就业人数却呈现下降趋势。这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情况有所不同,美国的新增就业和净增就业趋势基本一致。这种差异源于新增就业和净增就业的统计口径不同。 **2. 缺口:源自哪里?** 报告解释了新增就业和净增就业缺口产生的原因。城镇净增就业人数由国家统计局根据劳动力调查数据推算,而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前者为报告期末城镇就业人数与报告期初城镇就业人数之差,后者为报告期内城镇累计新就业人数减去自然减员人数。报告认为,灵活就业对缺口的影响有限,失业再就业可能造成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有限。新增失业是造成缺口的关键因素,城镇净增就业在统计时剔除了失业的影响,而新增就业并未剔除。 **3. 分化:青年压力大** 报告重点关注了青年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 * **就业压力递增:** 城镇失业率有所回升,尤其是在大城市中。25-59岁人口失业率上升,而16-24岁人口失业率虽然略有下降,但仍处于高位。 * **高校毕业生挑战:** 高校毕业生规模和数量均创新高,但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度持续下降。2季度求职申请人数同比增长,而招聘需求人数下降。 * **灵活就业的挑战:** 灵活用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但其“年轻化”、“服务业为主”以及“保障性低”等特征,受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较大。灵活用工人员的社保缴纳比例普遍偏低。 * **求职期望与现实的落差:** 青年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后,对就业的期望与现实岗位需求之间存在落差,更多倾向于稳定性较强的岗位,这也会影响青年人的就业入职。 **结论** 报告认为,面对就业压力,尤其是青年就业压力,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既要关注经济基本面的内生增长,也要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继续关注服务业的发展,并优化服务业的结构布局,才能最终解决就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787.11 KB | 11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