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分析框架第8讲:如何跟踪和预测中国通胀?-海通证券-20220906.pdf

宏观分析框架第8讲:如何跟踪和预测中国通胀?-海通证券-20220906.pdf
这份海通证券的研究报告《如何跟踪和预测中国通胀?》深入探讨了中国通胀的跟踪、把握与预测方法,构建了一套宏观分析框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 1. **历史通胀回顾:** 分析了中国历史上的通胀变化,包括高通胀时期和结构性通胀的特点,指出2013年以来CPI波动性减少,但PPI波动性仍较大。 2. **CPI和PPI分析:** * **CPI:** 详细解读CPI的统计方法、权重构成(食品与非食品),以及食品CPI中猪肉和鲜菜等分项的影响因素和季节性波动规律。重点分析了猪价周期,强调能繁母猪存栏量对猪肉供给的影响。同时还解析了非食品CPI的构成和影响因素,如交通通信(油价)、医疗保健、居住等。核心CPI的走势与PPI、居民收入增速的相关性被强调。 * **PPI:** 探讨了PPI和PPIRM的区别,以及PPI的分类方法(行业法和二分法),指出生产资料价格对PPI影响更大。分析了影响PPI的主要行业及其贡献度,强调了煤炭、石油、化学原料制造、钢铁等行业的主导作用。 3. **高频预测:** 提出利用高频数据(农业部批发价格指数、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猪肉批发价)预测食品CPI环比,用前期环比均值和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测非食品CPI环比的方法,并给出相应的预测模型。同时提出了利用冶金工业、石油工业和煤炭工业的价格数据预测PPI的方法。 4. **自上而下看通胀:** 从货币超发与通胀的关系入手,阐述了货币流向的重要性。讨论了贫富差距扩大背景下货币宽松对消费品价格的影响,强调了产出缺口的概念以及供给冲击对通胀的影响。同时也强调了海外通胀(能源价格)和汇率对国内通胀的输入影响。 5. **关注通胀的意义:** 强调了通胀与货币政策、企业盈利和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央行对全局性通胀(而非结构性)的关注,通胀对上中下游企业盈利分配的影响,以及通胀对债券利率的指示意义都被强调。 总而言之,报告提供了一个全面的通胀分析框架,从历史数据、结构分析、高频预测到政策影响,为投资者理解和预测中国通胀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1.54 MB | 26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