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IT系列(十二):新型电力系统视角下的能源IT研究框架2023年1月

新能源IT系列(十二):新型电力系统视角下的能源IT研究框架2023年1月
本文是华西证券发布的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主要探讨了新型电力系统视角下的能源IT研究框架。报告认为,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加速转型期,能源IT需求将快速爆发,迎来黄金发展阶段。 **核心观点:** 新型电力系统将更加灵活、协同,需要从“被动”的跟随调控转变为“主动”的“源网荷储”协同调控。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是关键,市场化机制是重要手段。报告构建了“源-网-荷-储”四段中能源IT的投资机会研究框架,并给出了核心推荐标的,包括国能日新、东方电子、朗新科技等。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与蓝图:** 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明确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三步走”发展路径:加速转型期、总体形成期、巩固完善期。报告强调了新能源转型的重要性,指出电力系统要应对“双碳”变革,并强调灵活性是核心。新型电力系统的新特征包括:电源结构由可控变为不确定性,负荷特性由刚性变为柔性,电网形态由单向输电变为多网协同,技术基础由同步发电机为主导变为电力电子设备和同步机共同主导,运行特性由源随荷动变为源网荷储协同互动。 **关键变化:** 1. **供端:**清洁化,风、光发电装机成为主体,但波动性、间歇性和不可控性增加。 2. **需端:**电气化,电能占比持续增大,用电尖峰负荷持续提升,用电场景多元化,增强不稳定性。 3. 电力供需矛盾凸显:新能源出力与用电负荷不匹配性增大,消纳形势严峻。 **解决方案:** 开展“源-网-荷-储”协同互动。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是:技术角度数字化,机制角度市场化。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1. **投资机会:**能源IT的投资机会体现在源、网、荷、储四个环节,具体细分: * 源侧:发电功率预测,中长期电力市场化交易、分布式光伏云管理。 * 网侧:智能电网、数字电网,配电自动化升级、全面提升采集控制能力。 * 荷侧:负荷侧的综合能源服务。 * 储能侧:数字化赋能储能系统。 2.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新能源建设不及预期,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发展不及预期,市场系统性风险等。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7.41 MB | 69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