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2025年成都办公楼企业流动研究报告-企业流动视角下的产业跃升与空间博弈.pdf

房地产:2025年成都办公楼企业流动研究报告-企业流动视角下的产业跃升与空间博弈.pdf
本报告是仲量联行“Top50研究系列”的十年成果,聚焦2025年成都办公楼企业流动,旨在揭示存量时代企业客户的流动性趋势,并以前瞻性的城市产业规划视角,展望成都楼宇经济的未来。 报告首先发布了《成都甲级办公楼企业客户Top50榜单》、 《成都全口径办公楼企业客户Top100榜单》以及《成都优质企业指数及Top20榜单》。通过对Top50榜单的分析,报告指出,头部企业是办公楼市场穿越周期的“压舱石”,科技与金融的产业特征依旧显著,成都呈现出“科技领航、金融压舱、国企固本”的多元化产业格局。 尽管上榜企业更替频繁,但头部企业已形成相对稳定的阵营,头部发展趋势体现了成都作为西部经济中心的产业韧性。 报告深入研究了企业客户的流动性。从流动原因看,头部企业更倾向于总部楼宇,经济波动也导致部分企业收紧不动产策略。企业不动产策略正从成本控制转向价值考量,降级比例收窄,反映出企业更努力寻求品质、效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 报告还分析了不同行业在迁址降租与不动产策略上的差异。 科技互联网行业降幅最大,反映出深度调整趋势; 酒店餐饮和文体娱乐行业受到消费市场低迷的影响; 医药及生命科学、地产建筑和金融业表现相对稳定;零售业和专业服务业表现更稳健。 在宏观层面,报告以“9+9+10”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纲,分析了楼宇经济与产业升级的关联。 头部企业的延续性与新势力的涌现并存,金融与科技互联网仍是主要驱动力,能源行业成为重要支撑。 总部楼宇经济对榜单影响超预期,自建总部和定制化园区成为趋势。 报告首次发布“优质企业指数”,从规模性、极值性、趋势性和存续性四大维度评估企业不动产策略,这为办公楼业主提供了优质客户甄别方法论,促进招商和运营效率。 报告还探讨了总部经济新周期下的空间重构,并对成都办公楼市场Top100榜单进行分析。 高新南区成为总部经济发展高地; 产业呈现“多极协同、功能复合”的特征。 报告分析了企业跨区域搬迁与区域内循环的地理博弈,并对商务区企业客户的“流动性”类型进行划分,金融城和大源为内循环型商务区,市中心为净流出型,人民南路为外循环型,城东为净流入型。 报告还分析了楼宇建筑设计对企业迁址的影响,企业更倾向于新楼。 最后,报告指出,租约重组是应对市场下行、寻求降租与不动产策略平衡的有效方案,并通过博弈论分析了业主“不降租”策略的局限。 报告认为,未来产业与楼宇经济将相互促进,推动城市从“产城人”向“人城产”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演进。
下载完整报告 | 15.21 MB | 58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