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黑灰产治理研究报告(2025):非法代理维权的识别标准与溯源治理.pdf

中国金融黑灰产治理研究报告(2025):非法代理维权的识别标准与溯源治理.pdf
这份报告《中国金融黑灰产治理研究报告(2025)》由马上消费研究院、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消费金融法治研究中心共同编写,旨在探讨如何识别和治理金融黑灰产,特别是非法代理维权问题。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 **一、金融黑灰产的演变趋势** * “十五五”期间,金融安全成为关键战略,但黑灰产猖獗,侵蚀金融根基,危害金融安全。 * 2025年一季度,金融黑灰产市场规模已突破2800亿元,以非法代理维权为典型。 * 黑灰产组织通过引流、社群运营、伪造证据等手段实施欺诈,导致金融市场秩序紊乱。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金融保险类投诉量同比激增13.4%,黑猫投诉平台上金融类投诉量突破70万笔,非法代理维权引发的恶意投诉占比居高不下。 **二、非法代理维权的网络传播特征** * **运作模式:** 通过虚假宣传、社群操控、伪造材料、舆论炒作等方式实施欺诈,引流获客、伪造材料、社群运营。 * **四大特征:** 隐蔽性强,针对性强,暗示性强,复杂性高。 **三、非法代理维权的网络识别标准** * **构建必要性:** 追根溯源,源头治理;精准获客,风险管理。 * **识别标准分类:** 将黑灰产行为细分为黑产类(伪造证据、渲染违规等)、灰产类(退费技巧、债务咨询等)以及关联词汇。 * **应用实践:** 采用金融消保一体化服务,进行日常监测、处置及协同打击;网络金融黑灰产动态关键词库,构建网络金融黑灰产动态关键词库;构建识别网络黑灰产的能力;提高智能客服领域的客诉洞察精准性。 **四、非法代理维权的技术治理体系** * **体系概要:** 数据整合、关键词提取、黑灰产套路洞察、黑灰产套路识别模型,以及举证应用、监管协同等场景。 * **关键词提取和泛化模型:** Deepseek 模型、TF-IDF算法。 * **举证洞察模型:** 对投诉数据进行多维度解构分析、完成黑灰产类型识别与套路归因。 * **套路识别模型:** 结合大模型和定制化小模型、声纹识别、AI伪造痕迹分析等核心技术。 **五、综合治理逻辑** * **对内:** 风险全生命周期管理。 * **对外:** 溯源治理与生态净化。 **六、非法代理维权的溯源治理挑战** * 全面系统监管难度较大,法律法规不完善。 * 复杂虚假信息辨别困难,公众金融知识和法律意识淡薄。 * 溯源治理效果难以持久,黑灰产攻击手段快速迭代。 * 新型攻击技术对抗滞后,技术迭代速度与监管技术能力不匹配。 * 技术对抗的人才与资源短板,平台技术支持不足。 **七、非法代理维权的溯源治理建议** * 健全法律法规建设,强化执行宣传力度。 * 提升横纵监管质效,强化网络平台责任。 * 提高公众防范意识,构建全民监督机制。 * 加大技术研发强度,强化配套资源系统。 * 建立长效治理机制,灵活完善治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6.81 MB | 50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