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农食系统气候与自然友好的协同发展实施路径报告.pdf

2025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农食系统气候与自然友好的协同发展实施路径报告.pdf
本报告聚焦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农食系统气候与自然友好协同发展,地域范围涵盖中国及东南亚十国。报告采用“政策分析-案例研究-路径构建”三阶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 报告分析了东南亚区域农食系统气候与自然协同的六类问题与挑战,涉及政策协调与跨境管理、农食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小农群体的抗风险能力、绿色认证与消费意愿、转型资金与融资体系等方面。报告挖掘出东南亚各国在气候适应型作物品种研发、生态友好型水资源管理升级、绿色认证与有机农业推广、智能农业与农业机械化普及、价值链绿色化与社区共益、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机市场推广与多样消费场景挖掘、废弃物处理与再利用、转型资金投入与投融资机制创新等关键领域的发展潜力。 报告提出了基于南南合作的中国和东南亚农食系统气候与自然友好协同路径,包括: 1. 强化区域政策协同与南南合作机制的对接; 2. 推动技术共享与本地化创新协同; 3. 促进市场整合与产业链绿色协同; 4. 深化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合作; 5. 加强在地能力建设与知识共享; 6. 创新南南合作的资金投入机制; 7. 构建风险防控与韧性提升体系; 8. 建立多元参与的执行保障机制。 报告以实现“气候适应-生态保护-经济收益”三重协同为目标,总结了农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气候适应型农业发展、企业投资与绿色产业链协同发展、绿色农业技术转移以及国际援助和可持续发展合作等方面的典型经验。报告强调,东南亚国家可依托其在生态农业传统与区域政策协调方面的主导作用,结合中国作为南南合作重要伙伴所提供的技术、经验等支持,共同推动农食系统实现气候与自然友好型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9.34 MB | 68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