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深度研究-制药及生物科技:行业回暖,估值提升

医药行业深度研究-制药及生物科技:行业回暖,估值提升
这份中信建投证券的研究报告聚焦医药行业,探讨了制药及生物科技行业的回暖和估值提升。报告核心观点包括: 1. **创新药行业“出清”加速,技术进步推动生物技术创新:** 创新药领域在2022年迎来诸多突破,如阿兹海默病、血友病和减肥领域的新进展,mRNA疫苗取得积极结果,预计国内企业将在2023年迎来更多催化。 2. **仿制药政策趋于稳定,疫情后肿瘤、慢病药物需求持续增长:** 仿制药政策经历多轮探索后趋于稳定。疫情后,预计肿瘤和慢病药物需求将持续增长,手术麻醉类药物需求短期内弹性较大。 3. **CXO行业融资水平有望恢复,估值水平有修复机会:** 预计行业融资水平将在年底得到恢复,CXO行业景气度无需过度担忧,估值水平也有修复机会。重点看好药明生物、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龙头企业。 4. **看好生物试剂及生物制药上游国产替代机会:** 持续看好国内厂商在生物试剂和生物制药上游的国产替代机会,关注技术壁垒较高的细分子行业,如生物反应器、一次性技术和基因细胞治疗试剂等。 5. **政策演化和行业出清:** 药品谈判常态化,创新药加速进入医保。仿制药集采趋于稳定,行业内部“出清”加速,一些生物技术公司面临困境。 6. **技术驱动新进展:** 阿茨海默病Aβ药物、A型血友病基因疗法和治疗糖尿病及减肥的Tirzepatide等药物在2022年迎来新进展,并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7. **创新药企商业模式升级,精细化管理时代到来:** 创新药商业模式特点是研发先行,持续亏损。然而,过去几年宽松的融资环境让部分创新药公司在销售上也投入先行,持续亏损。2022年则有部分企业启动商业模式升级,开始在销售上实现精细化管理。多家公司提出打造健康及可持续的营销模式。 8. **疫情后处方药需求有望快速恢复:** 疫情管控放开后,肿瘤和慢病用药需求相对刚性,且增长更加持续。手术麻醉类药品恢复程度虽不如肿瘤和慢病药,但在低基数上实现高增长。 9. **CXO行业发展前景良好,人员和产能持续扩张,但需关注UVL事件的影响:** 海外大药企高度认可中国CXO,订单充足,预计行业将保持增长。然而,行业内公司如药明生物等受到UVL事件影响,未来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10. **生物制药供应链国产化趋势明显:** 受益于生物制药蓬勃发展,制药产业链市场高速增长。进口依赖度仍然较高,但产业链国产化是大势所趋。国内企业在生物试剂和耗材领域的技术逐步成熟,供应链优势明显,并且注重服务。 报告提出重点关注: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百济神州、康方生物、荣昌生物)、麻醉类药物(人福医药、恩华药业)以及CXO行业龙头(药明生物、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同时,报告也提示了行业政策风险、研发风险、销售风险、核心技术人员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出海情况不及预期风险和供应链风险等。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3.04 MB | 49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