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地产联合专题研究:地产纾困的四类模式及现实进展-民生证券20220915.pdf

宏观-地产联合专题研究:地产纾困的四类模式及现实进展-民生证券20220915.pdf
本文探讨了中国房地产纾困的四种模式及其进展。 **一、地产纾困的主要模式:** 1. **债权纾困:** 主要由政府或商业机构牵头,向涉险房企注入资金,帮助项目复工。目前落地项目较少,且多由政府主导。 2. **收并购与破产重组:** 国有房企、地方国企、AMC 等收购涉险房企项目。此类模式旨在盘活资产,但市场化程度不高,进展缓慢。 3. **保障性租赁住房:** 地方政府收购受困项目,改造成租赁住房。此模式适用于销售不畅的住宅项目,落地效率有限。 4. **棚改统贷统还:** 郑州等地将安置房转化为棚改项目,由地方融资平台向国开行申请棚改专项贷款。资金来源问题得到解决,但落地情况有待观察。 **二、纾困模式的底层逻辑:** 纾困本质是注入流动性,盘活停工项目。核心在于解决资金来源和项目盘活问题。目前纾困资金主要来自国资或政府。 **三、四类模式的特点与问题:** * **债权纾困:** 流程简单,政府主导。落地项目少,市场信心不足。 * **收并购与破产重组:** 能有效盘活资产,但市场化程度低,进展慢。 * **保障性租赁住房:** 适用于销售不畅的整栋住宅,但资金匹配和项目转化难度大。 * **棚改统贷统还:** 解决资金问题,但项目转化和落地细节有待完善。 **四、未来纾困政策的改善方向:** 1. **扩大纾困资金规模:** 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房地产市场,恢复市场信心。 2. **解决资不抵债项目纾困难题:** 目前市场化手段难以有效解决,需探索新方法。 **五、当前进展与局限:** * **债权纾困:** 落地项目少,政府主导,市场化程度不高。 * **收并购与破产重组:** 进展缓慢,资金来源有限,定价难。 * **保障性租赁住房:** 落地效率较低,销售不畅的项目更易达成协议。 * **棚改统贷统还:** 郑州试点,具体细则未落地,适用范围可能有限。 **六、风险提示:** 需关注疫情、房地产政策变化以及对纾困模式的理解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795.4 KB | 16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