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报告:超额储蓄会提振消费吗?-国联证券-20230127.pdf

这份宏观专题报告主要探讨了疫情期间超额储蓄对消费的影响。报告指出,疫情三年期间,中国居民部门积累了大约12.6万亿元的超额储蓄,主要来源于消费支出减少、购房支出减少和理财产品购买减少。然而,报告认为,由于疫情期间居民整体资产负债表受损,超额储蓄对2023年消费的刺激作用有限,超额储蓄可能难以直接转化为消费。
报告详细分析了超额储蓄的来源,其中减少消费支出贡献8.8万亿元,减少购房支出贡献2.1万亿元,减少购买理财贡献1.9万亿元。消费低迷的原因包括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下降、风险偏好转弱以及消费项目限制和场景变化。报告强调,决定居民消费的不是银行储蓄,而是整体财富状况,疫情期间资产负债表受损导致消费难以恢复到疫情前的趋势水平。
报告估计,如果仅考虑收入和财富因素,2023年居民消费名义增长有望超过13.4%,但如果考虑“疤痕效应”和疫情反复等因素,实际增速或仅为10%左右,对应实际增速仅为7.5%。
报告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发放消费券、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措施刺激消费回升,并指出,如果消费券设计合理,有望推动超额储蓄向消费转换。报告援引了国内外关于消费券的研究,指出刺激效果取决于具体的政策选择,例如自付券、满减券等形式。报告建议,对于消费券的设计,应该根据不同人群特点进行区分,并考虑消费券发放行业的选择。
报告还分析了估算2023年消费增速的逻辑。如果GDP增速5%以上,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有望回升。同时,报告对2023年居民部门净资产进行了估算,并根据不同的情景分析了消费支出,认为在考虑“疤痕效应”的情况下,2023年居民消费支出名义增速可能仅为10%。
最后,报告强调了风险提示,包括国内外疫情反复超预期、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财政政策不及预期等。
相关报告
-
843.29 KB 16页 宏观专题报告:中国出口的全球份额有何变化?-国联证券-202312.pdf
-
510.08 KB 11页 宏观经济专题报告:疫情会长期冲击劳动参与率吗?-东方证券-20230213.pdf
-
1.03 MB 19页 宏观专题报告:商品和股市走势为何分化?-西部证券-20230827.pdf
-
1.13 MB 29页 2023下半年海外宏观展望:高通胀和高利率或仍将持续-国联证券-20230710.pdf
-
771.29 KB 18页 宏观专题:居民的“钱包”会成为内需的“灵药”吗?-德邦证券-20230626.pdf
-
1.19 MB 29页 宏观专题报告:复盘美国的七次衰退,带给了我们哪些启示?-东北证券-20230322.pdf
-
549.25 KB 7页 宏观视角:瑞信和硅谷银行风波是否会产生共振?-华泰证券-20230316.pdf
-
1.94 MB 15页 海外宏观专题:十年美债会创新高吗?-天风证券-20230308.pdf
-
615.61 KB 19页 宏观专题报告:居民消费复苏的动力与隐忧-西部证券-20230210.pdf
-
1.15 MB 20页 宏观策略专题报告:“稳增长”背景下的基建投资及2023年展望-华宝证券-20221208.pdf
-
7.96 MB 23页 宏观专题研究:如何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华泰证券-20250630.pdf
-
3.47 MB 10页 为什么要转型为消费驱动型社会?-长城证券-20250610.pdf
-
8.95 MB 26页 宏观专题报告:消费的“人口画像”?-申万宏源-20250121.pdf
-
3.01 MB 27页 宏观专题—“谁”在超额储蓄-申万宏源-20250113.pdf
-
1.99 MB 78页 宏观专题报告:宏观经济分析理论、方法、体系与观点-西部证券-20240822.pdf
-
1.25 MB 24页 宏观专题报告:消费区域分化的三大新趋势-申万宏源-20240812.pdf
-
495.54 KB 13页 宏观专题研究:五一消费关键词,去远方、多巴胺、年轻化-华泰证券-20240505.pdf
-
1.73 MB 24页 宏观深度报告:近期黄金上涨之“谜”-国联证券-20240426.pdf
-
2.76 MB 30页 宏观专题:从居民的视角,借鉴日本消费变迁经验-西南证券-20240412.pdf
-
10.03 MB 261页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