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政策分析及国际经验借鉴:详解预售制-海通证券-20181015.pdf

房地产行业政策分析及国际经验借鉴:详解预售制-海通证券-20181015.pdf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商品房预售制度的演变、利弊,并借鉴国际经验,为预售制度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报告指出,中国预售制度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在解决房企资金不足、加大住房供给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制度缺陷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易造成市场纠纷和金融风险。核心城市的预售条件往往更为严格。 报告对比了海外预售制度,发现英美等发达国家多在交房时交付大部分房款,而香港、台湾和新加坡则允许在房屋建造过程中分期支付。不同地区的法律和金融体系对预售制度的具体内容产生重要影响。 报告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探讨了预售制度变化对行业的影响。预售许可证影响市场供给,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影响银行放款,预售款专用有利于项目开工。预售时间推迟将导致房企销售净利润率、IRR下降,现金流压力增大。房企可能的应对措施包括加快施工节奏、提高销售单价、审慎拿地。预售制度的调整会对未来新增供应产生负面影响,影响房企整体资金面,并可能导致投资、新开工意愿下滑。 报告建议,预售制度的未来演变应因城施策,匹配城市库存和土地供应计划,不宜一步到位,应逐步趋严。短期库存少的城市可加大供地,采取新老划断模式;库存多的城市可加大去库存力度,配合供地计划。 最后,报告提示了行业面临的加息和政策调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3.66 MB | 26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