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洞见系列专题之五:老龄化、养老金缺口,积极财政之路-国泰君安201809.pdf

财政·洞见系列专题之五:老龄化、养老金缺口,积极财政之路-国泰君安201809.pdf
国泰君安证券发布的《老龄化、养老金缺口:积极财政之路》专题研究报告,深入探讨了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金体系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核心观点:** * **人口结构变迁:** 报告基于队列要素法预测,中国人口拐点将在2031年到来,总人口达14.45亿,之后开始下降。同时,总抚养比将从2010年的25.5%上升到2035年的37.2%,老年抚养比将显著上升,少儿抚养比下降,老龄化加速。 * **养老金缺口预测:** 若现有养老金制度不变,2020年养老金缺口将达1.1万亿,2025年达3.8万亿,2030年达7.9万亿,2035年超过10万亿。若动用存量,养老金基金将于2022年“穿底”;若同时考虑财政补贴,则2023年“穿底”。 * **政策情景分析:** * **提高参保率:** 若2035年职工参保率提升至90%,则养老金充足率将改善近10个百分点。 * **延迟退休:** 若要维持2035年养老金自给自足,需要延迟退休年龄,男性延迟至71岁,女性延迟至61岁。 * **养老金平衡性指标:** 报告构建了养老金充足率的测算模型,指出养老金收入与支出比例失衡是养老金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 **影响因素分析:** * **人口结构:** 劳动年龄人口、领取人群、替代率等变量的变化对养老金平衡性有重要影响。 * **缴费率:** 缴费率的提升能够缓解养老金压力。 * **平均工资:** 平均工资增长将影响养老金收支规模。 * **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对缓解养老金缺口具有重要作用。 **结论与启示:** 报告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压力至关重要。政府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包括但不限于:提高参保率、延迟退休年龄、完善养老金制度、加大财政投入等,以确保养老金体系的可持续性,促进社会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4.45 MB | 20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