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与服务行业:复苏已至,业绩可期

医疗器械与服务行业:复苏已至,业绩可期
这份中信建投证券的医药行业动态报告主要关注医疗器械与服务行业,尤其聚焦于“复苏已至,业绩可期”的主题。 **核心观点:** 春节后全国医院门诊量和手术量快速恢复,建议关注复苏预期的兑现度,寻找Q1业绩确定性高的标的;消费医疗器械及择期手术器械有望逐步复苏,长期看创新和渗透率提升是主基调。 **投资建议:** * **A股医疗器械:** 重点关注复苏预期的兑现度,以及重磅新品放量带来的机会。 * 关注近期有重磅新产品上市的公司,如澳华内镜、诺辉健康等。 * 关注多业务布局、估值较低的平台型公司,如迈瑞医疗、乐普医疗等。 * 关注政策支持的科研设备及上游产业链领域,如海泰新光、奕瑞科技等。 * 关注疫情后需求持续复苏的消费医疗、择期手术等领域,如爱博医疗、惠泰医疗、微电生理、沛嘉医疗等。 * 关注集采悲观预期边际改善、估值较低的公司,如安图生物、新产业、心脉医疗、欧普康视等。 * **港股医疗器械:** 建议关注天花板较高的创新医疗器械赛道。 * 看好23年港股医疗器械投资机会,关注有特色的、基本面优秀的长期选手。 * 关注受集采影响较小的消费医疗企业,如诺辉健康等。 * 关注带量采购已落地、业绩有望恢复高增长的人工关节赛道。 * 关注TAVR产品临床评价优秀、在研管线领先的沛嘉医疗等TAVR龙头。 * 关注集采虽尚未落地、但长期渗透率提升空间的神经介入和外周介入龙头。 * **医疗服务:** 关注新医院储备充足+运营管理能力优秀的公司。 * 短期来看,眼科医院诊疗量恢复较好。 * 关注爱尔眼科、华厦眼科、普瑞眼科、海吉亚医疗等公司,关注其增长逻辑。 * **医疗器械细分领域:** * **医疗设备:** 医疗新基建景气度有望持续,关注迈瑞医疗等龙头。 * **消费医疗:** 疫情后需求有望持续复苏,关注眼科、医美等。 * **高值耗材和IVD:** 集采落地品种预计陆续迎来业绩拐点,关注主动脉支架、外周介入、神经介入、TAVR等。 **复苏进展及机会:** * 春节后发热门诊、急诊和重症高峰已过,普通门诊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住院和手术持续恢复。 * 关注疫情对不同科室的影响,消费医疗科室反弹更快,刚需科室恢复程度更好。 * 带量采购进入常态化阶段,品种持续拓展。 * 集采政策回顾与展望:集采品种扩容,规则和降幅趋于温和。 **重点公司基本面更新:** * **眼科医疗服务:** 爱尔眼科、华厦眼科业绩稳健增长。 * **眼科医疗器械:** 爱博医疗、欧普康视业务有望快速恢复。 * **医疗设备上游:** 奕瑞科技、海泰新光业绩稳健增长。 * **IVD和高值耗材:** 新产业、安图生物有望恢复高增长。 * **迈瑞医疗:** 业绩保持稳健增长,生化业务有望受益集采。 * **乐普医疗:** 走出集采影响,业绩恢复稳健增长。 * **澳华内镜:** 短期看好AQ-300放量,长期看好软镜赛道高景气发展。 * **惠泰医疗:** 电生理集采影响有限,多业务板块布局抗风险能力强。 * **振德医疗:** 医用敷料平台型企业,产品结构升级优化。 * **海尔生物:** 低温存储设备行业龙头,物联网升级打开增长空间。 * **山外山:** 血液净化领域国产龙头,产业链全面布局。 * **麦澜德:** 专注盆底及产后康复,不断拓展产品线。 * **伟思医疗:** 电磁刺激行业龙头,医美能量源设备有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研发不及预期、产品放量不及预期、带量采购降价、市场竞争加剧等。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3.39 MB | 45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