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科技服务商对商业银行的异质性影响研究_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20230406.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科技服务商对商业银行的异质性影响研究_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20230406.pdf
本文以2010-2020年中国54家商业银行和22家银行科技服务商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数字经济背景下银行科技服务商对商业银行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 首先,银行科技服务商的发展对商业银行劳动力生产要素的影响经历了从“促进”到“替代”的转变,尤其是在非信息技术人员方面。 其次,银行科技服务商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对商业银行的产出效率产生了影响。但这种影响具有异质性:2016年之后,银行科技服务商对商业银行贷款余额的促进作用增强,但技术创新方面的影响减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再次,从风险角度来看,银行科技服务商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具有不确定性。2016年之前,银行科技服务商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2016年之后,银行科技服务商提高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为了验证研究结论,文章构建了实证分析模型,分别检验了银行科技服务商对商业银行劳动力生产要素、产出要素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银行科技服务商对商业银行的绩效与风险产生了异质性影响。 为了进一步研究,文章还构建了门限回归模型,并选取了银行科技服务商总营业收入、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作为门限变量,以考察不同主体特征和制度环境下,银行科技服务商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和风险承担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银行科技服务商的发展与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正相关,但对净利润的影响不显著。并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越大,越不利于商业银行的自主创新。 最后,文章提出三点建议:商业银行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金融科技公司;银行应加强技术吸收能力;监管机构和行业组织应建立银行科技服务商评价标准,推行金融科技产品认证体系,以促进银行与科技服务商的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2.01 MB | 12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