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新能源产业链十年政策梳理、复盘、展望-中信建投-20250803.pdf

美国对华新能源产业链十年政策梳理、复盘、展望-中信建投-20250803.pdf
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美国针对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政策,特别是过去十年来的限制措施,并对未来的政策走向进行了展望。核心观点如下: **美国对华新能源限制政策:长期存在,手段多样,范围扩大,但不会完全脱钩。** 美国政府的目标是逐步减少对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依赖,并扶持本土及盟友产能。 **政策影响:** 关税增加成本,实体限制影响补贴获取。但政策扰动只是短期影响,核心仍在于产业供需关系。 **企业应对策略:** * **短期:** 抓住2025年抢发和关税豁免窗口期,进行技术授权、股权代持、混合供应。 * **长期:** 保持技术和成本领先,积极探索除美国外的市场,如欧洲、中东等。 **具体政策分析:** * **IRA法案:** 以财政激励为主,通过税收抵免激励清洁能源发展。但新增本土化比例要求和“敏感外国实体”限制。 * **UFLPA法案:** 以人权为由实施制裁,对涉疆产品实施进口限制,企业需提供严格的供应链溯源证明。 * **光伏双反政策:** 针对中国光伏组件出口设置多项关税壁垒,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关税、201关税、301关税和反规避关税。 * **关税贸易战:** 根本源于美国巨大贸易逆差和国内财政压力,美国一直在制造贸易扰动而非形成趋势,窗口期后降低预期。 * **OBBB法案:** 减少新能源补贴规模为核心,新增了许多限制。 **投资建议:** * 降低对美市场预期或聚焦真正有不可替代性的产品或公司。 * 关注单位盈利等核心指标,而非过度关注政策波动。 * 关注拥有成本和技术优势的企业,并进行全球化布局和技术授权。 报告指出,中国企业需密切关注美国政策变化,积极应对挑战,保持技术和成本领先,并积极拓展其他市场,方能在新能源产业链中保持竞争力。
下载完整报告 | 10 MB | 137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