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1[108页].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1[108页].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新型冠状病毒** * **呼吸道病毒概述:** 呼吸道病毒是指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在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中增殖,引起呼吸道局部感染或呼吸道以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 * **常见的呼吸道病毒:** 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等。 * **冠状病毒:** 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 RNA 病毒,其包膜上有向四周伸出的突起,形如花冠而得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属于冠状病毒属。 * **病毒形态和结构:** 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50-200m。结构包括 S 蛋白(棒状,抗原)、N 蛋白(包裹病毒基因组)。 * **冠状病毒分类:** 根据 WHO 命名,此次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 2019-nCoV。 * **野生动物宿主:** 蝙蝠、果子狸、竹鼠、獾等是冠状病毒的常见宿主。 * **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 * **致病性和免疫性:** 潜伏期平均 3-7 天。患者病后免疫力不强,不能防御同型病毒的再感染。 * **与 SARS/MERS 的比较:** 新型冠状病毒与 SARS 和 MERS 病毒相比,传播能力和致病性有所不同。 * **病毒的抵抗力:** 对热敏感,对乙醚、75%酒精、含氯消毒剂等有效。 **二、理解传播风险** *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 **诊断标准:** 包括社区发病,肺炎相关临床表现(咳嗽、发热等)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 **常见病原体:** 细菌(链球菌肺炎)、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 *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空气传播。 * **危险因素:** 环境因素(空气污染、湿度、温度)、宿主因素(年龄、吸烟等)、病原体特征。 * **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个人预防(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接种疫苗)、室内消毒。 **三、早发现早治疗** * **临床表现:** 发热、乏力、干咳等。 * **实验室检查:** RT-PCR、血常规、肝功能等。 * **影像学特征:** 肺部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 * **病例识别:** 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 * **确诊:** 采集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 * **危重病例:** 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变化迅速。 * **鉴别诊断:** 细菌性肺炎、SARS/MERS。 * **治疗:** 卧床休息、对症支持、抗病毒、抗菌药物等。 * **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 病情稳定,发烧好转,影像学改善,呼吸道症状好转,连续两次核酸阴性。 **四、个人卫生防护** *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勤洗手、保持卫生习惯、增强体质、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 **如何保护自己:** 戴口罩、正确洗手、提高免疫力、减少去人多的场所。 * **口罩种类:** 纸口罩、棉布口罩、活性炭口罩、海绵口罩、外科口罩、N95 口罩。 * **正确使用口罩:** 注意正反面、贴合面部、定期更换。 * **洗手的作用和方法。** * **家中照料病人的注意事项。** * **WHO 健康四大基石:**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五、场所卫生要求** * 农贸市场、家中、影剧院、公共交通设施、办公场所、医院等场所的卫生防护措施。 **六、传染病相关知识** * **在生鲜市场工作、到生鲜市场采购、日常生活中、法定传染病、传染病的防治方针和原则、网传消毒方法、口罩选择、以及对接触病毒的医疗人员的防护。**
下载完整报告 | 7.38 MB | 108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