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研究: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分析-长城证券-20250919.pdf

宏观经济研究: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分析-长城证券-20250919.pdf
这份长城证券的研究报告分析了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报告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市场化改革的道路上取得显著成就,但部分领域也出现了结构性失衡。 报告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结构失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结构失衡的对策。在理论层面,报告构建了一个包含“干中学模型”和“定向技术增长模型”的统一框架,认为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干预在经济赶超阶段起着重要作用,但干预不足或过度都会导致经济失衡。 报告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在1978-1992年和2012年至今这两个阶段存在干预力度偏大的现象。这种过度干预导致部分领域出现经济结构失衡,如高投资-低消费模式、产能过剩等。 为了纠正结构失衡,报告提出了以下改革措施: 1. **减少不当干预**:规范招商行为,取消非公平性补贴;推进退出机制市场化,避免“僵尸企业”挤占资源;深化金融改革,使资本成本真实反映风险与回报。 2.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动收入分配机制从“资本偏向”向“劳动友好”转变,提高劳动报酬占比,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打破行政垄断,促进要素自由流动。 3. **转变创新机制**:从依赖资本广化的“干中学”转向注重资本深化的“定向技术增长”,鼓励本土的独立自主创新,推动通用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 报告强调,只有通过市场化改革、减少不必要的干预、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和转变创新机制,才能纠正结构失衡,让中国经济进入更长期增长的新阶段。报告也提示了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数据提取不及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超预期、模型假设与现实不符等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4.85 MB | 17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