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专题研究:疫情期间中国实物产能稳步增长,疫后经济修复的关键在就业-国信证券-20230217.pdf

宏观经济专题研究:疫情期间中国实物产能稳步增长,疫后经济修复的关键在就业-国信证券-20230217.pdf
这份国信证券的研究报告探讨了疫情期间中国经济的结构特征及其对疫后经济修复的启示,核心观点是疫情期间实物产能稳步增长,疫后经济修复的关键在于就业。 报告指出,疫情期间中国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实物生产部门)的增长表现相对强劲,而第三产业(管理和分配部门)则明显偏弱。需求端方面,实物消费受到重大冲击,房地产投资受到负面影响,但制造业投资逆势上升,出口大幅增长。 报告认为,疫情期间中国实行的“动态清零”政策在保护国民健康的同时,也扭曲了就业市场,导致就业和收入受阻,进而拉低消费并影响房地产需求。出口高增是疫情期间中国实物生产和需求能够平稳运行的关键。 报告强调,疫后中国经济修复的关键在于打通从生产到分配的通道,而这与就业情况直接相关。在政府经济刺激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有望建立“就业上升——>需求上升——>就业上升”的正向反馈循环,推动经济向上修复。 报告认为,推动初始就业上升需要政府强有力的经济刺激政策,这意味着2023年国内财政支出很可能前置。消费和房地产销售的回暖可能滞后于整体经济活跃度,特别是单项支出金额较大的房地产销售可能会更慢一些。 最后,报告提示了新冠疫情再次反复、经济刺激政策力度和就业恢复偏弱的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599.13 KB | 12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