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中国消费的短期逻辑与长期视角-兴业证券-20230113.pdf

疫后中国消费的短期逻辑与长期视角-兴业证券-20230113.pdf
这份兴业证券2023年1月13日发布的宏观经济研究报告,题为《疫后中国消费的短期逻辑与长期视角》,分析了疫情后中国消费复苏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展望。 **核心观点:** * **短期来看,消费有“填坑”需求:** 居民消费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但部分领域(如教育文娱、衣着等)仍有缺口,若考虑消费增速的自然增长,缺口则更大。 * **长期来看,消费能否恢复至潜在水平取决于两个条件:** * **消费能力:**当前居民显性(可支配收入)和潜在(储蓄)消费能力均较低。可支配收入增速下滑直接影响消费能力,而“真实”可供消费的超额储蓄并不高。 * **消费意愿:**当前居民消费意愿仍然偏弱,经济前景转弱时居民更倾向于储蓄,消费券能对冲部分消费,但难以扭转居民消费意愿。 * **2023年消费展望:** 短期或回升,长期匹配经济增速。短期随着疫情缓解,消费场景限制解除叠加收入预期好转,消费或有所回升。前期受消费场景限制较多的商品和服务业有较大的填坑空间。商务相关消费的复苏弹性可能大于居民消费。中长期来看,消费增速与经济增长互相影响,消费增速也很难脱离经济增速中枢独立上行。 **具体分析:** * 报告对比了疫情前后居民消费的结构变化,指出服务消费中教育文娱等行业恢复较慢。 * 通过数据分析了各省居民收入、社零总额和消费券发放规模的关系,发现消费券对整体消费提振效果有限。 * 借鉴海外经验,特别是美国,指出服务业消费复苏缓慢。 * 强调了就业和收入预期对居民消费意愿的影响。 * 分析了商务消费和居民消费的不同特点和复苏弹性。 **风险提示:** 疫情不确定性,疫情防控政策超预期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509.52 KB | 10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