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行业光伏辅材系列专题报告——上游篇:以量代价,量利双收

电气设备行业光伏辅材系列专题报告——上游篇:以量代价,量利双收
该报告由华金证券发布,主要围绕光伏辅材系列,特别是上游的硅料、拉棒、切片等环节进行深入分析。报告的核心观点包括: 1. **光伏行业前景广阔**:在“碳中和”政策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全球光伏装机量持续增长,2023年有望达到360GW,中国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120-125GW。 2. **结构性机会凸显**:光伏产业链利润再分配,各环节呈现不同的投资机会。例如,硅料环节随着产能释放,利润水平有望回归;硅片环节高纯石英砂紧缺,硅片龙头盈利可期;电池片环节N型技术发展迅速,组件环节竞争加剧,逆变器环节、光伏玻璃环节、胶膜环节、背板环节、以及其他辅材类(如支架、边框等)盈利修复可期。 3. **投资主线**:报告建议关注受益于新技术进步的电池片及相关设备环节,受益于原材料紧缺的胶膜和硅片环节,受益于储能与微逆细分市场高增的逆变器环节,有盈利改善预期的辅材环节,以及受益于整个行业需求高增速的组件一体化环节。 报告对产业链上游的**硅料**、**拉棒&切片**环节进行了重点分析。硅料环节,由于2021年供给紧张,价格高涨。目前改良西门子法是硅料生产的主流。还原炉是多晶硅制备的核心设备,其市场格局稳定,双良节能和东方电热是主要厂商,双良节能订单充足且盈利能力突出。 报告中还对部分**相关标的**进行了分析,包括双良节能、东方电热、石英股份、欧晶科技、菲利华、高测股份、恒星科技、岱勒新材、三超新材、厦门钨业和中钨高新,并对这些公司的营收、毛利率等指标进行了展示。 针对**金刚线**,报告指出其在光伏硅片切割中的重要性。金刚线需求随下游硅片产量增长而增长,2023年对金刚线的需求有望达2亿公里以上,2025年金刚线的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50亿元以上。金刚线市场竞争激烈,美畅股份占据领先地位。 最后,报告还强调了**拉棒&切片设备**的大型化趋势,并对市场空间进行了测算。在设备方面,晶盛机电和连城数控是主要厂商。 **风险提示**:报告指出,国际环境变化、下游需求、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技术发展等均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应关注相关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2.72 MB | 85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