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专题: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研框架

汽车行业专题: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研框架
这份研报概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投资框架,从上游金属行业到下游汽车行业,进行了深入分析。 **金属篇:** 锂:2023年锂供给增量全面排查,关注智利、澳大利亚等地的资源端,预计2023年上半年锂供需紧张,下半年边际供给过剩。 铜:铜供给将现明显短缺,铜价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库存低位,预计2025年供需短缺。 磁材:高性能钕铁硼磁材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驱动,预计2025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对应的高性能钕铁硼需求超2万吨。 铝:汽车铝加工行业风起云涌,“轻量化+一体化”是新的理解,亚洲国家贡献主要增量,中国原铝生产量全球占比超57.9%。 镍:电池高镍化支撑长期需求,全球镍供给或整体过剩,关注印尼镍铁项目投产情况。 钠:钠离子电池空间释放,钠离子电池在极端气候适应性、安全性等方面优于锂电池,预计2025年钠离子电池需求量可达88GWh。 钒:钒电池是理想电化学储能方式,全生命周期成本占优,钒电池空间广阔,预计2031年全球容量将超30GWh。 **汽车篇:** 2022年汽车市场回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大幅提升,关注一体化压铸、空气悬架、热管理、域控制器、线束+连接器、制动IBS、HUD、小三电等细分行业基本面。 一体化压铸:高效率、低成本轻量化的汽车制造革命,一体压铸工艺有望在新能源车中达到50-70%的渗透率。 空气悬架:配置门槛下探,国产化持续加速,预期2025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对应的空气悬架对应的市场空间将达到235亿元。 热管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行业量价齐升,国内企业迎来新机遇,热泵系统渗透率已达33%。 域控制器:迈向汽车智能化的成败关键,集中式电气架构出现,本土Tier1实现了赛道切换。 线束+连接器:三大趋势引领汽车线束行业再成长,国产替代迎来大机遇,新能源高低压线束平均单车价值量维持5000元左右,2025年中国汽车线束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 制动IBS: 汽车电动化催化,渗透率持续提升,2022年全球 EPB 渗透率基本达到75%以上。 HUD: 技术不断突破,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当前中国 HUD 市场渗透率较低,市场正在逐步形成规模。 小三电:高压电动趋势下,量价齐升,高压快充下,SiC 代替传统硅功率器件。800V 高压平台有望增加小三电的单车价值。
下载完整报告 | 26.43 MB | 257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