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池新技术之三行业深度:钠离子电池:成本驱动,部分性能占优

新能源电池新技术之三行业深度:钠离子电池:成本驱动,部分性能占优
钠离子电池:低成本,部分性能占优 **一、钠离子电池优势与应用** 1. **成本优势:** 钠离子电池原材料(如碳酸钠)成本远低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成本可降低50%以上。集流体也可用铝箔,集流体成本降低60%以上。即使在碳酸锂价格跌至10万元/吨时,钠离子电池仍有15%的成本优势。 2. **性能优势:** * **倍率性能:** 钠离子电池的溶剂化能和斯托克斯半径使其倍率性能优于磷酸铁锂。 * **高低温性能:** 钠离子电池在-20℃低温下容量保持率达到90%以上,高温80℃可循环使用,优势明显。 3. **应用前景:** 主要用于低续航电动车和储能领域。通过AB电池技术,钠离子电池可用于续航500km的车型。 **二、技术路线** 1. **正极材料:** 层状氧化物是当前产业化进展最快的钠离子电池体系,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和聚阴离子型化合物也有潜力。 * **层状氧化物:** 成本较低,技术转化容易,但易受潮。 * **普鲁士蓝类:** 成本低廉,潜力大,但结晶水问题有待解决。 * **聚阴离子型:** 循环寿命好,未来在储能领域有应用空间。 2. **负极材料:** 硬碳是当前主流方案,其储钠比容量高、储钠电压较低、循环性能好、成本低廉。 **三、市场与投资建议** 1. **市场规模:** 2027年全球钠离子电池市场空间有望超1800亿元。 2. **投资建议:** 关注产业链中布局领先的企业,重点关注电池及正负极材料环节。 **四、风险提示** 1. 新技术验证和测试进展不及预期。 2. 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储能装机量不及预期。 3.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4. 行业相关公司产能建设不及预期。 5. 行业竞争加剧。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1.92 MB | 20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