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年度跟踪报告(2020年).pdf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年度跟踪报告(2020年).pdf
这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年度跟踪报告 (2020年)》总结了2020年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的进展,包括材料、关键零部件、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等领域。 **关键技术进展:** * **材料技术:** 永磁材料方面,重点是降低稀土依赖,研究无镝/铽钕铁硼及替代材料。绝缘材料向耐高温、耐电晕、高导热方向发展。无取向硅钢向薄规格、高强度方向发展。 * **关键零部件:** SiC功率器件开始批量应用,重点是提高封装可靠性和散热能力。扁导线绕组成为趋势,以提高槽满率和散热性能。位置传感器方面,磁阻式旋变位置传感器成为主流。 * **驱动电机:** 高效热管理技术,特别是油冷方案成为提升功率密度的途径。NVH性能提升技术从单工况仿真向全面正向设计体系发展。高集成驱动系统技术以三合一和多合一为主要发展方向。轮毂电机方面,径向磁通轮毂电机仍然是研究热点。 * **电机控制器:** 全SiC控制器是发展方向,可提高效率和功率密度。NVH 性能提升技术采用注入谐波电流和随机PWM技术来降低噪声。 * **高速减速器:** 向小型化、NVH性能提升和多挡化方向发展。 **专利文献分析:** 驱动电机相关专利申请量在2015-2018年达到高峰后有所回落,但总体保持增长。专利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和美国。主要技术创新在于结构集成、工艺、冷却等方面。 **热点案例解析:** * 大众ID.4后驱电驱动总成采用永磁同步电机,与控制器直接集成,结构紧凑。 * 一汽E-HS9 EDS集成了两款永磁同步电驱系统,具有高功率密度和效率。 * 华为多合一总成集成了电机、控制器、减速器等七大部件,实现了机械和功率部件的深度融合。 **总的来说,** 报告强调了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向高集成度、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低噪声方向发展的趋势,以及SiC功率器件、扁导线绕组等关键技术的重要性。中国企业在驱动电机及控制器领域保持了较强的国产化配套能力,但在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方面仍需加大研发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2.31 MB | 43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