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电力协同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pdf

算力电力协同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pdf
该文档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发布的《算力电力协同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探讨了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的背景、内涵、要素、阶段、挑战以及关键举措和建议。 报告指出,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其发展离不开电力支撑,尤其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算力电力协同成为必然趋势。报告分析了算力电力协同的内涵,强调了其在算力产业低碳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报告认为算力电力协同经历了初期探索、起步发展、深度协同和全面融合四个阶段,并阐述了算力供给方、算网运营方、发电方、电网方和储能方在其中的角色与作用。 报告还分析了当前算力电力协同面临的挑战,包括算力需求及用电集聚化发展带来的电网压力、算力供电高标准与负荷低负载运行的不平衡、绿色电力供不应求以及绿电直供有待提速等问题。 针对这些挑战,报告提出了六大关键举措: 1. **源荷互动**:促进电力平衡消纳低碳转型,鼓励清洁能源基地与算力中心协同规划建设。 2. **储荷互动**:挖掘算力中心回馈电网潜力,通过储能系统实现调峰和提高用电可靠性。 3. **网荷协同**:全面提升供配用电安全可靠性,采用高可靠供配电网设计。 4. **源网荷储一体化**:推动算力电力深度一体融合,在园区、市县、区域等不同层面整合资源。 5. **算力负载调度**:精准匹配算电时空供需,通过电力市场信号引导算力灵活调整负载。 6. **绿电绿证交易**:提升算力中心绿电应用,通过市场化交易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最后,报告提出了政策、标准、产业生态和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建议,包括: * 强化算电协同政策支撑,完善体制机制。 * 构建算电协同标准体系,明确相关术语和技术要求。 * 培育算电协同产业生态,鼓励技术和装备攻关。 * 营造公平高效市场环境,建立交易规则和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1.54 MB | 36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