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通胀的五个思辨-华创证券-20250513.pdf

美国关税通胀的五个思辨-华创证券-20250513.pdf
这份华创证券宏观研究报告探讨了美国关税通胀的五个思辨,并分析了相关问题: **一、服务通缩会压过商品通胀吗?** 报告认为,大概率不会出现商品通胀叠加服务通缩的现象。历史数据显示,美国历史上很少出现商品通胀和服务通缩并存的情况,即使在经济危机期间,服务价格也并未出现通缩。服务价格粘性更强,更可能出现的是商品通缩+服务微通胀,或商品和服务都通胀的“滞胀”情况。 **二、批零环节利润丰厚,可以吃掉“关税涨价”?** 报告指出,美国批零环节加价幅度确实较高,但利润率低于其他私人行业。尽管理论上企业利润率可以消化部分关税涨价,但在实际经营中较难执行,大概率仍要向消费者传导。 **三、库存可以支撑多久?** 报告认为,今年一季度美国库销比并未回升,多数行业的库销比只有12个月。尽管一季度出现“抢进口”现象,但名义库销比并未明显上升,难以对冲关税涨价带来的影响。 **四、美国企业如何应对关税?** 报告认为,涨价和调整供应链依然是主要的应对措施。美国零售和制造业协会都认为关税会推高成本和价格。达拉斯联储调查显示,向消费者传递成本是最多被选择的关税应对措施。同时,企业对关税的反应更可能是供应链和价格的调整。 **五、1930年代关税与目前特朗普关税的差异?** 报告指出,本轮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终局仍未可知,但与1930年关税相比存在四大差异:宏观周期、各国应对、贸易结构和货币政策环境。1930年代是经济衰退,而目前情况不同。当时的关税战导致全球贸易量下降,而目前美国是消费国,供给国与需求国地位不同。1930年代的金本位制也限制了货币政策的灵活性。 报告还强调了以下几点: * 风险提示:特朗普关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 * 美国商业调查数据可能存在代表性偏差; * 以往的研究结论可能不适用于当下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1.03 MB | 16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