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专题报告:智能化驱动车规MCU,国产替代前途远大

电子行业专题报告:智能化驱动车规MCU,国产替代前途远大
车规MCU国产化替代前途远大:东海证券电子行业专题报告 核心观点: 口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是车规MCU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车规级MCU将迎来量价齐升,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 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加速发展,国内车规MCU企业将持续受益,是MCU最大的市场增量来源。 * 智能汽车对MCU需求量至少是传统燃油汽车的4.3倍,车规MCU需求旺盛。 * 电动化及智能化汽车对MCU性能要求不断提升,高端车规MCU产品占比提高,带动MCU行业整体ASP提升。 * 我国是车规MCU最大的需求市场,产业具有较大发展前景,但我国车规MCU自给率不足5%,国产替代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 本土MCU产商积极布局车规级产品,且性能逐渐成熟,加速国产化车规MCU产品市场渗透,逐步切入高端市场。 MCU市场:新能源汽车驱动量价齐升 * 2022年全球MCU市场规模有望达239亿美元,中国MCU市场规模预计约为58亿美元。 * 受益于汽车电动化及智能化对汽车电子的需求提升,MCU作为汽车电子的核心,全球MCU市场规模有望逐年提升。 *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未来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间接扩大我国MCU市场需求,是我国MCU市场强劲的驱动力。 * 针对车规级MCU,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以及汽车智能化对MCU性能以及需求量不断提升,将间接提高MCU在整车的成本比重,不断拓宽车规MCU成长空间,驱动车规MCU量价齐升。 车规MCU:汽车电子的核心部件 * 车规级芯片是汽车电子的关键元器件,主要包括主控芯片(MCU/SoC)、功率芯片(IGBT)、传感器芯片(CIS)和存储芯片(Flash)四大类。 * MCU (Microcontroller Unit),即主控芯片,是汽车电子不可或缺的核心元器件。 * 车规级MCU有8位、16位、32位等类型,小到车窗和座椅调节,大至动力总成,车身控制,电池电机控制,整车热管理系统,都有MCU的参与。 车规MCU的种类及应用 * 车规MCU按位数可分为8位、16位和32位,位数即MCU单次处理数据宽度,位数越高,MCU 性能越强。 * 8位MCU成本/功耗低,便于开发,性能可满足大部分场景需要,广泛应用于基础功能如风扇、雨刷、天窗,座椅控制等领域。 * 32位MCU运算能力更强,能满足高速处理的需求,多用于解决复杂场景问题,如汽车智能座舱、车身控制、辅助驾驶,行车安全系统等领域。 * 32位的CPU内核以ARM为主流架构,由于CPU指令集庞大,软件开发难度较高,单价一般数倍于8位MCU,因而也有较高的研发壁垒。 车规级MCU的技术工艺门槛 * 车规芯片与消费级和工业级芯片要求对比:车规级芯片对温度、环境、可靠性、不良率等要求极高。 * 车规级芯片认证难,周期长,标准严苛,进入门槛极高。 * 工艺节点集中在40nm及以上成熟制程,国产芯片代工厂有自主制造能力。 车规级MCU:国产替代进行时 * 2021年全球MCU市场竞争格局:CR7雄踞85.4%。 * 长期被外资主导,车规级MCU仍有巨大国产替代空间。 * 国内MCU市场方面,2021年MCU国产化率低且多集中于消费级,车规级MCU自给率尚不足5%。 车规级MCU:技术发展趋势 * 更高算力:汽车智能化推动MCU算力上升。 * 更高集成度:架构从分布式到集中式。 * 更高开放度:指令集架构开源或成趋势。 A股三大车规MCU标的—产品情况梳理 * 兆易创新,四维图新,国芯科技,中颖电子,产品及研发动态。 A股三大车规MCU标的—财务数据对比 * 市值,PE,营收,毛利率,净利率,净利润,ROA,ROE,资产负债率,现金循环天数,应收/存货周转天数,流动比率等财务指标对比。 车规级MCU:板块关注个股 * 四维图新、中颖电子、兆易创新、国芯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2.65 MB | 26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