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供应链金融调研报告-万联-201910.pdf

2019中国供应链金融调研报告-万联-201910.pdf
2019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调研报告的核心内容如下: **一、 市场格局** 2019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在政策引导下蓬勃发展,呈现出多主体专业分工协同模式,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包括供应链管理服务公司、B2B平台、商业银行、保理公司等。民营企业是主要参与者,占比62%,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也有重要参与。在客户数量方面,超过65%的供应链金融企业服务客户范围相对有限。业务覆盖区域上,58.1%的企业实现了全国覆盖,区域性经营的企业有所下降。多数企业的融资规模较小,利润贡献率也相对有限,多数企业仍处于探索阶段。 **二、 业务模式** 供应链金融服务涵盖多个行业,其中快消品、农业和绿色环保领域正在积极拓展。服务年限方面,各行业年限较为平均,显示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正向新兴领域拓展。业务模式方面,应收账款融资仍是最主要的模式,其次是存货/仓单质押融资和订单融资。资金来源方面,银行资金和自有资金是主要来源,部分企业也通过保理公司、P2P等方式融资。授信额度方面,多数企业的授信规模相对较小,这与不同企业的资源优势有关。23%的企业与互联网银行合作,显示线上化趋势。 **三、 风控趋势** 供应链金融服务涉及多种风控手段,核心企业提供承诺回购、调剂销售是普遍的风控措施。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数据和金融科技的应用,风控技术主导的趋势明显。86%的企业使用历史交易数据进行风控评估,79%和70%的企业应用了财务报表和银行征信。82.58%的企业在客户无法兑付前能够做到提前预知,大部分企业能够进行一定的风险监测。61.93%的企业认为大数据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并未达到主导作用。 **四、 技术趋势** 75%的企业拥有供应链金融业务系统,业务线上化程度不断提高。55%的企业应用大数据与AI技术,44%的企业应用云计算。大数据和AI、云计算和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正在促进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五、 发展展望** 2019年,69.03%的企业计划加大力度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30.97%的企业将进行阶段性调整。55%的企业认为资金瓶颈是最大的挑战,43%的企业认为政策和人才瓶颈也制约了发展。行业内呼声最高的政策支持包括:明确底层资产开具的电子凭证的法律属性、建设完善社会商业信用评估体系、制定行业规范等。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6.45 MB | 40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