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报告-苏宁金融+人大-201911.pdf

2019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报告-苏宁金融+人大-201911.pdf
这份报告由苏宁金融研究院(SIF)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共同撰写,旨在分析2019年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和特点。 报告首先概述了中国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中国消费已成为经济支柱,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品质持续提升。人均GDP持续攀升,收入增加,恩格尔系数降低,表明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升级表现为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食品烟酒、衣着、居住消费占比下降,交通通信、医疗保健等服务类消费支出占比上升。居民消费品质也持续提升,饮食结构更健康,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类消费品质也在提升。中产人群成为品质消费的重要推动力,他们更注重高性价比、高质量商品。 报告分析了消费升级的多个具体方面。 * **实物类消费升级:** 智能家居、电子产品、交通工具等产品品质提升,结构优化,消费者对智能产品、新能源汽车、高端商品的需求增加。 * **服务类消费升级:** 在线教育、在线理财、大众餐饮、休闲娱乐、医疗健康等领域消费增长。 * **业态类消费升级:** 线上购物持续增长,快递业务量增加,跨场景融合的零售新模式出现,新兴业态蓬勃发展。 * **下沉市场消费升级:**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三四线城市与农村居民消费信心增强,下沉市场的汽车消费和海淘、OPPO/vivo 手机、泛娱乐消费均有显著增长。 报告也对当前国内消费市场的新形势进行了分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放缓,汽车消费市场低迷,但同时各种“异样”现象表明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报告认为,判断消费是否升级,应立足于消费者福利是否得到提升,而不仅仅是商品价格或质量。 报告还对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的综合指数进行了分析。2013-2019年,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综合指数稳步提升。经济基础增强,结构持续优化;宏观层面消费升级形势向好;实物类与服务类消费升级态势稳健;线上线下消费业态不断进步。各省市消费升级情况存在差异,华北地区表现较好,东北地区在某些方面存在短板,中南地区的服务类消费有待提升,西藏的消费升级综合水平相对较低。 最后,报告利用雷达图展示了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区消费升级的特点,并对各地区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分析。例如,华北地区整体表现较好,但内蒙古的服务类消费有待提升;东北地区的辽宁消费最好,但服务消费、消费业态等有短板;华东地区上海表现最好,但安徽、福建等在服务消费方面有待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1.25 MB | 57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