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科技:商业航天,谁能成为中国的SpaceX?-中金公司-20200527.pdf

航空航天科技:商业航天,谁能成为中国的SpaceX?-中金公司-20200527.pdf
这份报告探讨了中国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机会,特别是低轨卫星星座建设的潜力。报告分析了 SpaceX 的创新模式及其对中国商业航天的启示,并探讨了卫星互联网、商业火箭、卫星制造、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太空旅行和太空采矿等多个领域的投资机会和风险。 **SpaceX 的创新模式与商业航天机会** SpaceX 通过技术创新,如可回收火箭、一箭多星发射和卫星工业化生产,显著降低了发射成本,建立了明显的成本和速度优势。SpaceX 的成功模式为中国商业航天企业提供了借鉴。报告认为,低轨卫星星座的建设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预计全球航天经济规模到2030年将达到约6000亿美元。卫星互联网是重要的商业机会,特别是在电动车、能源、工业物联网、政府、海事和航空等领域。报告测算,如果 SpaceX 的星链计划在2020年完成第一批卫星部署并开始商业服务,有望在2025年前后实现盈亏平衡。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现状与机遇** 中国商业航天企业已初步形成商业火箭、商业卫星等企业,并在火箭发射和卫星制造方面取得进展。双曲线、快舟、捷龙等商业火箭已实现成功入轨发射;长光卫星、微纳星空等商业卫星企业也已具备一定的服务能力。在新基建的推动下,中国商业航天企业有望加速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实现快速增长。 **重点关注领域** 1. **北斗和遥感商业应用:** 报告看好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在智能驾驶、精准农业、高精度测绘、智慧城市等领域的落地,以及卫星遥感数据在基建、环境监测等下游应用的发展。 2. **卫星互联网:** 报告认为,卫星互联网+无人驾驶有望引领下一波科技浪潮。 3. **市场规模:** 全球航天经济规模、卫星互联网市场、衍生应用市场、精准农业、高精度测绘、智慧城市、5G基站授时、基建、环境监测、无人驾驶等领域。 4. **竞争格局:** * **商业火箭:** 中国航天科工火箭、星际荣耀、蓝箭航天、星河动力等。 * **卫星制造:** 中国卫星、航天电子、航天电器、鸿远电子等。 * **卫星运营:** 中国卫通。 * **地面设备及卫星应用:** 海格通信、航天宏图、四维图新、数字政通、超图软件等。 **风险提示** 1. 商业发射订单不及预期。 2. 下游卫星应用的商业化不及预期。 3. 商业火箭及卫星技术研发与生产制造不及预期。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6.93 MB | 95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