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养老发展趋势报告-复旦&21世纪经济报道-2023.3-68页.pdf

“中国式”养老发展趋势报告-复旦&21世纪经济报道-2023.3-68页.pdf
该文档是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和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发布的《“中国式”养老发展趋势报告(摘要)》。报告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中国式”养老的内涵及特点:** * 内涵:强调孝亲敬老文化,以“居家-社区-机构”为基础,医养康养相结合。 * 特点: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老年人群体异质性强,区域和城乡差异大,家庭养老是基础但待完善,智慧养老发展迅速,体制和基层组织优势。 **二、“中国式”养老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挑战:人口结构老化导致家庭功能弱化,养老金待遇区域差异明显且结构失衡,失能半失能人口规模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不足且结构失衡,适老化环境建设缺乏标准和深度。 * 机遇:宏观政策大力支持,家庭传统积淀深厚,老年财富积累增加消费潜力,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发展,养老产业融合,多元主体积极参与。 **三、“中国式”养老的发展历程:** * 分为四个阶段: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初期(2011年前),“强机构”养老模式体系(2011-2015年),“重融合”养老模式体系(2016-2020年),“高质量”养老模式体系(2021年至今)。 **四、“中国式”养老的典型案例:** * 典型企业:平安集团(“金融+养老”一站式康养解决方案),福寿康(点面结合的立体式养老服务),泰康保险集团(多业态融合养老产业)。 * 城市典型养老模式:以上海、宁波北仑为例,探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养老模式的差异化体现。 **五、养老服务体系模式及配套政策的国际经验:** * 分析了德国(社会保险模式)、英国(市场化运营模式)、日本(东亚儒家文化模式)的经验,并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进行了总结。 **六、“中国式”养老的未来展望:** * 强调强化家庭养老功能,发挥家庭养老基础性作用;强化社区服务能力,为居家养老提供保障;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健康支撑体系、科技支撑体系、老年友好环境体系、人才支持体系以及监管反馈体系,促进“中国式”养老的高质量发展。
下载完整报告 | 10.39 MB | 68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