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群慈善需求调研报告.pdf

中国社群慈善需求调研报告.pdf
这份报告深入探讨了中国社群慈善的需求、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将“社群慈善”定义为基于某种联结或特征发起并持续运行的社群,围绕慈善目的开展常态化、周期性捐赠或志愿服务,兼顾慈善与社交功能的慈善形式,并将其划分为血缘、地缘、友缘、学缘、业缘、趣缘和善缘等七大类。 研究发现,中等收入人群是社群慈善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慈善需求可分为保障发展、促进社交、建构地位与价值表达以及履行公民责任四个层次。中等收入人群参与社群慈善的动机包括:保障个人与家庭发展、促进社交互动、提升社会地位、履行公民义务等。 社群慈善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从社群到慈善行动”和“从慈善行动到社群”两类,慈善行动通常包括设立慈善项目、动员参与、项目执行管理和捐赠反馈等环节。中等收入人群对社群慈善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合法载体、有效管理、有效支持、捐赠反馈和公示以及捐赠仪式感等方面。 目前,为中等收入人群提供社群慈善服务的机构主要包括慈善组织、金融机构、财富服务机构、互联网公司等。它们提供的服务主要分为执行管理类(如慈善载体、执行管理)和捐赠服务类(如捐赠统计回馈、捐赠仪式与荣誉、慈善教育与咨询)。 报告分析了社群慈善捐赠人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对公募平台的依赖、信息披露不足、数字化平台不兼容、一体化服务程度低等。此外,捐赠统计回馈滞后、捐赠仪式与荣誉不足以及慈善教育和咨询服务有待提升也是主要问题。 研究认为,社群慈善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尤其在中等收入人群中。要推动社群慈善发展,需要尊重“结社需要”、宽容“共益慈善”;加强对社群慈善的支持,包括捐赠人服务、捐赠回馈和公示等方面。 报告还建议,应发展中国式DAF(捐赠人建议基金),降低社群慈善参与门槛;构建区域性的协作网络,促进公益行业合作;加强对社群慈善的基础研究,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引导社群慈善良性发展。同时,鼓励创新,加强对数字化平台的建设,提升捐赠人服务数字化水平,以更好地满足中等收入人群的慈善需求,促进社会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2.69 MB | 82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