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 C2 Changing State of the Climate System.pdf

IPCC C2 Changing State of the Climate System.pdf
本报告总结了关于气候系统变化的研究进展,尤其关注了19世纪中叶以来的变化。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 **1. 全球气候系统的变化** * **气候驱动因素的变化:** 大气中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的浓度均达到至少两百万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且增长速率在百年尺度上史无前例。人为因素对辐射强迫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净辐射强迫为正,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变化。 * **关键气候指标的变化:** 观测表明,大气、海洋、冰冻圈和生物圈都发生了明确的变暖。关键气候指标达到至少数百年来甚至数千年来前所未有的水平,且变化速率至少在过去2000年中是前所未有的。全球平均地表温度(GMST)自1850-1900年以来,在1995-2014年间上升了0.85°C,在2011-2020年间上升了1.09°C。 * **大型气候的变化:** 地表温度升高,北半球积雪范围减少,冰川消融加速,海平面上升速度在过去三千年中最快。海洋热含量增加,海洋酸化,高盐度区域盐度增加,低盐度区域盐度变淡。 * **变率模式的变化:** 气候变率的主要模式在百年尺度上表现出波动,但没有持续趋势。南极涛动(SAM)的变化最为显著。 * **驱动因素的变化:** 地球的能量失衡,由于气候驱动因素的变化,净辐射强迫为正,自19世纪末以来,其强度持续增长。 **2. 影响和适应评估** * 气候系统驱动因素的变化以及气候指标的变化,证明了全球正在迅速变暖。但这些指标的变化,对过去气候的影响评估以及对气候变化阈值的影响评估,以及碳排放预算等没有实质性影响。 **3. 关键指标和模式的变化** * **大气:** 地表和高空温度变化,NAM/NAO、SAM以及热带大气环流的变化。 * **冰冻圈:** 海冰范围、季节性和厚度,积雪覆盖,冰川质量和范围,冰盖质量和范围,冻土温度和活动层厚度。 * **海洋:** 温度、海洋热含量和热膨胀,盐度,海平面,环流,pH值和脱氧。 * **生物圈:** 季节性CO2,海洋生物圈(海洋生物的分布,初级生产力,物候),陆地生物圈(陆地生物的分布,全球变绿/变褐,生长季)。 * **全球平均地表温度:** 自1850-1900年以来,GMST上升了1.09°C。 * **变率模式:** ENSO,印度洋盆地和偶极子模式,大西洋经向和纬向模式,太平洋年代际变率(PDV),南极涛动(SAM)。 **4.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化影响** * 当前全球变暖与过去不同:它几乎发生在所有地方,变暖速度快,逆转了长期的变冷趋势,并且处于至少数千年以来未曾达到的水平。 **5. 关键发现** * 对海洋的观测表明,热带太平洋地区的 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活动增强。 * 海洋吸收了自1980年代以来全球20-30% 的总排放量,导致海洋表面 pH 值下降。 * 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地表湿度和陆地生长季节都在增加。 * 自1970年代以来,全球许多地区经历了陆地冰川的大幅消融,海冰的面积和厚度都在减少。 * 全球冻土带的温度都在升高,特别是北极地区冻土的温度。 **6. 未来的研究挑战** * 对古代气候的研究需要继续利用新兴的观测能力。 * 需要进一步开发新技术,从而可以对过去的变化做出气候相关的定量评估。 * 需要改进对大气中温度的观测,特别是对海平面、大气环流和气候驱动因素变化的研究。
下载完整报告 | 24.07 MB | 136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