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业:兼论中公教育商业模式优越性,教育培训机构研究方法论探讨-安信证券-20210209.pdf

教育行业:兼论中公教育商业模式优越性,教育培训机构研究方法论探讨-安信证券-20210209.pdf
本报告《教育培训机构研究方法论探讨:兼论中公教育商业模式优越性》深入研究了教育培训行业的商业模式,旨在树立分析框架,评估优劣,并总结优秀模式的核心要素。 报告首先指出,2020年疫情下教育培训机构表现分化,中公教育实现高速增长,而其他机构表现不一。为解释差异,报告构建了基于学习本质的三维度分析框架: 1. **学习主体层面:** 区分K12、职业探索期和职业稳定期人群,强调针对性解决主体痛点是商业模式成立的前提。K12看重“学”,大学生看重“学下去”,成年人看重“怎么学”。 2. **学习内容层面:** 分为选拔类(目标为相对更好)和技能类(目标为岗位就业)。选拔类需求受竞争影响,供给决定上限,培训方式轻、标准化、规模效应强;技能类需求平衡,需求决定上限,培训方式重、个性化、规模效应弱。 3. **学习环境层面:** 分为精细化管理(校舍、设备投入重,壁垒高)和粗放式管理。 报告对比上市教育培训机构,发现市值规模1000亿以上头部四家均从事选拔类培训,保证规模效应和成长空间,且以精细化管理树立壁垒。 报告总结优越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品牌(头部效应极强,后发成本飙升)、管理(创始人多为名校+一线教学经验,嫁接式管理胜率低)、销售(机构差距大,属地性强跨区扩张难)、研发(行业核心资源,自建体系边际成本递减)。 报告深入分析中公教育,认为其通过精细化运营学习环境解决职业探索期人群自律痛点,以选拔类培训切入实现规模效应,在品牌、管理、销售、研发方面均具先发优势。报告从供需两端分析中公教育潜在市场空间,并给出投资建议,强调重点推荐中公教育,关注好未来、新东方等。风险提示包括疫情影响、教学事故、新业务拓展不利、招聘人数下滑、预测偏差等。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1.92 MB | 49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