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光子探测器研究现状与发展_霍晓培.pdf

单光子探测器研究现状与发展_霍晓培.pdf
单光子探测器是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它突破了传统探测器对振幅采样的局限,能够探测光子的偏振、波矢、相位等特性,具有测量信号完整性高、理论量子效率高、工作电压低、探测灵敏度高等优点,并有室温单光子探测的潜力。 本文首先介绍了单光子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即基于光电效应,通过测量光子与探测器件相互作用后电子状态的变化来探测光子。然后,文章综述了单光子探测器的主要种类,包括光电倍增管(PMT)、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和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SNSPD)。其中,PMT 和 APD 是传统的单光子探测器,而 SNSPD 属于新型探测器。文章比较了这些探测器的优缺点,例如 PMT 的探测效率高,但体积大、易受光照影响;APD 具有小型化、低功耗的优势,但暗计数率较高;SNSPD 具有高探测效率、低暗计数率、高重复率和纳秒级时间抖动的优点,尤其是在近红外波段性能优异,但需要低温工作。文章也介绍了单光子探测器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光子探测效率(PDE)、暗计数率(DCR)、死时间(Dead time)和时间抖动(Timing jitter),它们直接影响探测器的性能。 文章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单光子探测器的发展现状。在 APD 方面,国内在 SiC-APD 的研究上取得进展,其暗计数率、探测效率和响应速度都有优势。此外,国内在 Si-SPAD 和 InGaAs/InP SPAD 焦平面组件技术方面也取得突破,并在低暗电流、高速性能方面有所提升。在 SNSPD 方面,SNSPD 的研究在国内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 1550 nm 波段实现了高探测效率。 最后,文章总结了单光子探测器在量子通信、激光测距和成像等领域的应用。在量子通信中,SNSPD 的应用提高了 QKD 的距离和密钥率。在激光测距方面,单光子探测器实现了远距离、高精度的测距。单光子成像技术,例如鬼成像,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未来,提高光子探测效率、降低暗计数率、实现探测器的小型化和常温工作是单光子探测器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1.4 MB | 9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