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共青团xCNNIC-202211.pdf

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共青团xCNNIC-202211.pdf
2021年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总结: 报告由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发布,旨在反映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特点和网上生活状态。报告基于全国范围内的调查,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一、核心数据** * 2021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9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96.8%。 * 城镇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6.7%,农村为97.3%,农村普及率首次超过城镇。 * 小学生互联网普及率达95.0%,低龄化趋势明显。 * 未成年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最高(90.7%),其次是智能台灯、音箱等新型上网设备。 * 86.7%的未成年网民拥有自己的上网设备。 * 66.0%的未成年网民工作日上网时间在半小时以内,51.8%的节假日上网时长在1小时以内。 * 19.5%的未成年网民认为自己非常依赖互联网。 * 88.9%的未成年网民经常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 **二、主要发现** 1. **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提升,依赖程度有所下降:**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但过度上网情况有所改善。 2. **城乡差异与使用差异:**城乡差距缩小,但农村未成年人在设备、上网时长、娱乐应用方面与城镇仍有差异,农村教育管理相对不足。 3. **低龄化与教育管理:**未成年人首次上网年龄降低,小学生互联网普及率高。青少年模式有待完善,四成家长认为效果不明显。 4. **视频平台影响:**视频平台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塑造产生影响。 5. **安全与风险并存:**网络安全环境改善,但新风险出现,包括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新型设备存在信息安全风险。 6. **家庭影响:**家庭对未成年人上网影响重大,家长网络素养有待提升。 **三、有关建议** 1. **强化法治保障:**加强网络立法,保障未成年人网络权益。 2. **推动青少年模式改进:**提升青少年模式效用,完善身份识别,加强内容审核。 3. **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升农村地区应用能力,弥合城乡数字鸿沟。 4. **促进学校、家庭、平台协同:**加强学校管理,发挥家庭作用,平台企业承担责任,形成保护合力。 **其他主要内容:** * 未成年人互联网接入环境以手机为主,新型上网设备普及。 * 上网学习比例高,但在线答疑、作业等有所下降。 * 网络娱乐活动中,听音乐、玩游戏比例较高,看短视频有所下降。 * 未成年人互联网社交以聊天为主。 * 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率下降,但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风险上升。 * 未成年网民对网络权益维护的认知有所提高,但防范意识仍需加强。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5.88 MB | 65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