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高水平国际化发展的路径与保障体系.pdf

汽车产业高水平国际化发展的路径与保障体系.pdf
这份文档是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关于中国汽车产业高水平国际化发展路径与保障体系的报告。报告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包括全球汽车国际贸易与竞争格局的调整、中国汽车产业“新国际化”发展加速推进。 报告指出,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重点方向。挑战包括: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叠加贸易壁垒持续升级,增加了国际合作的难度;产业海外组织协同不足,企业在国际市场难以形成合力;企业在海外政策、合规、文化、财务等多方面的经营风险日益突显;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动汽车法规、标准体系存在差异且更新频繁,增加了企业的认证成本与研发适配难度。重点方向包括:高度重视国际合作,携手推进全球电动化进程,例如通过与资源丰富国家建立合作关系,确保产业链上游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坚持高度开放的理念,搭建“整车+供应链”协同创新机制,利用数字化和本地化营销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用户黏性;深度进行本地化发展,提升竞争优势,让车企更好地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特点,提高产品的市场适应性,进而提升海外销售收入;构建全球化人才体系,注重本地化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并建立海外分支机构,协助企业对接海外政商资源;持续加强新能源汽车服务生态构建,根据目标市场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策略,分阶段推动充电网络建设。 报告提出了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水平国际化发展的建议,主要包括:完善国际化发展专项政策体系,给予产业信心,例如细化配套政策,落实金融服务、物流、跨境结算、税收等核心问题的实施细则;营造合作共赢的国际化发展环境,采取差异化处理策略,对与我国保持较好汽车产业合作关系区域,做好长期沟通和关系维护,充分利用“一带一路”、RCEP 等区域经贸协定等机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高标准话语权,推动与更多国家间的标准互认;构建国际化发展的软服务体系,整合研究机构与行业资源,组建第三方国际化专项智库平台,做好海外政治、政策法规、市场、文化及投融资等领域的长期性、系统性研究工作,定期发布国别市场合规指南、风险评估报告,为企业提供共性信息支持;加快完善自主品牌海外流通及服务保障体系,建立汽车配件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建立海外售后服务网点和维修中心,提升售后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7.46 MB | 72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