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深度报告:地产救市到底该救谁,海外的经验和教训-东吴证券-20240604.pdf

宏观深度报告:地产救市到底该救谁,海外的经验和教训-东吴证券-20240604.pdf
## 宏观深度报告:地产救市的经验与教训 这份报告探讨了海外国家在房地产泡沫破裂后的救市经验,为中国当前的房地产政策提供参考。核心关注点是“救谁”以及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化解风险。 **核心观点:** 海外经验表明,救市的效果取决于政策是否精准地针对风险承担主体。 **1. 美国:居民出清快,两房兜底,政府救市对症下药** * **特点:** 居民快速通过违约出清,政府主要救助“两房”机构,政策有效。 * **原因:** * 居民有“止损”机制:低成本断供违约选项。 * 按揭贷款证券化:隔离了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 * 政府救助目标明确:主要投入在“两房”。 * **经验:** 迅速出清为后续复苏奠定基础,但依赖于制度设计(无追索权贷款)和有效的风险转移机制。 **2. 日本:银企绑定,居民承压,政府出手晚** * **特点:** 银行与房企深度绑定,居民是主要风险承担者,政府救助主要针对银行。 * **原因:** * “主力银行”制度:银行与房企深度绑定,破产易引发系统性风险。 * 居民出清门槛高:出清成本高,政府救助有限。 * **经验:** 救市不力导致房地产市场长期低迷,居民长期承受资产贬值。 **3. 西班牙:坏账银行模式,银行房企一齐救** * **特点:** 政府通过成立“SAREB”坏账银行,以小额资金撬动杠杆,银行与房企共同承担。 * **经验:** 这种模式与国内的“收储”有相似之处,可供借鉴。 * **流程:** * 救助1.0:刺激地产,渐进式银行并购重组。 * 救助2.0:成立SAREB,剥离不良资产,实施地产去杠杆。 * **SAREB作用:** * 发行债券购买不良资产。 * 通过公开拍卖、出售、改造等方式处置资产。 * 将部分资产转化为社会保障性住房。 **4. 风险提示:** * 国内房地产政策、市场环境与海外存在差异,经验不可简单照搬。 * 未来国内房地产政策、市场变化存在不确定性。 **总体启示:** 救市的关键在于明确风险承担主体,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以较小代价化解风险。 西班牙的“SAREB”模式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尤其是在处理不良资产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方面。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1.06 MB | 23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