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人工智能公众态度追踪调查报告——AI的中国时代-澎湃-202504.pdf

2025中国人工智能公众态度追踪调查报告——AI的中国时代-澎湃-202504.pdf
这份文档是一份关于2025年中国公众对人工智能(AI)态度追踪调查报告,由澎湃新闻·对齐Lab发布。报告旨在了解公众如何使用和看待AI,追踪公众态度的变化。 **核心发现:** 1. **AI认知度提升,国产AI崛起:** 95.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了解AI,对AI非常了解的人群占比翻倍。国产AI产品如DeepSeek等被广泛使用,普通人“AI时刻”更多来自亲自使用体验,AI 正迎来“中国时刻”。 2. **AI使用普及,但期待值下降:** 更多人使用AI进行写作、查资料等,但对AI的期待值下降,甚至出现麻木、厌倦等情绪。 3. **对AI的担忧依然存在:** 过半数受访者担忧AI存在失控风险,特别是AI引发的深度伪造(Deepfake)问题,例如电信诈骗、窃取隐私等。担忧职业被AI替代的比例增加。 4. **不同年龄层对AI的看法不同:** 年轻人使用AI更多是为了工作和社交,而老年人更多是出于兴趣。年轻人更担忧被AI取代。 5. **对AI应用领域的担忧:** 大多数受访者对AI被用于医疗卫生、人事管理和教育培训等领域感到不安。年龄越大,越不放心AI在交通和理财领域的应用。 6. **责任归属:** 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政府和研究AI大模型的公司应该对AI引发的社会问题负主要责任。 7. **政策规范:** 中国已经发布相关政策,规范AI生成内容,并促进AI的安全、可靠、可控发展。 **关键趋势:** * AI正快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国产AI正在崛起,大众对AI的认知度持续提高。 * 尽管AI带来便利,但人们对AI的担忧也日益加剧,特别是AI带来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 不同人群对AI的看法存在差异,需要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和担忧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 政策规范是AI健康发展的关键。 报告最后提到,尽管AI的发展速度很快,但相应的政策法规也要跟上,以应对AI可能带来的失控风险。 总之,这份报告详细分析了中国公众对AI的认知、使用和态度,为相关政策制定者、企业和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5.57 MB | 38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