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联 韩放-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现状、挑战及思考-2023.pdf

中电联 韩放-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现状、挑战及思考-2023.pdf
这份文档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关于中国电力市场建设现状、挑战及思考的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1. **电力发展基本情况:** * 2022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5.6亿千瓦,同比增长7.8%。火电占比47%,仍是主要电源。 * 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占比49.6%,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 * 2022年,全国发电量8.69万亿千瓦时,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量3.15万亿千瓦时。 * 预计2023年全国用电量9.15万亿千瓦时,新增发电装机规模2.5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持续上升。 2. **电力市场建设运行情况:** * 2015年以来,电力市场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市场化程度提高。 * 2022年,市场交易电量52543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0%。 * 市场主体增加,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市场。 * 市场主体参与市场能力逐步提高,交易品种和模式日益丰富。 3. **电力市场建设面临的挑战:** * **如何促进发挥火电机组保供支撑作用:** 需要推动常规电源向调节性电源转型,疏导一次能源价格上涨、运行调节成本。 * **如何促进新能源消纳和高水平发展:** 新能源参与市场面临市场运营分摊费用高、偏差考核风险大等问题。 * **新能源逐步大规模入市面临的问题:** 新能源由保障性收购向市场化消纳过渡缺乏明晰路径;高比例新能源下的系统调节成本缺乏疏导机制;新能源参与市场存在收益下降的问题;新能源出力特性对现货市场电价影响日益凸显。 * **如何处理好计划内和计划外的电力电量:** 省内和省间交易电量空间不匹配,优先用电和发电曲线不匹配。 * **如何合理传导成本,保障电力价格稳定:** 现行电价机制不能完全覆盖火电成本。 * **市场机制如何进一步优化:** 尽快实现连续开市;交易曲线形成方式进一步优化;辅助服务市场不能充分调动发电企业参与调节的积极性;容量市场或补偿机制建设滞后。 * **省为主体的电力发展保供格局与全国资源配置之间需要加强统筹协调:** 省间、省内市场的价格衔接机制需要完善。 * **省间合同履约率受省内供需形势变化与可再生能源随机性影响,难以持续保障:** 4. **完善市场建设的几点思考:** * 加强电力市场的规划设计,系统谋划市场总体设计,明确电力市场电能价值、安全价值与绿色价值,并设计市场机制。 * 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燃煤基准电价评估与调整制度,并放宽煤电中长期交易价格上下浮动限制。 * 建立更加科学的输电通道电价机制。 * 建立配套的容量保障机制。 * 系统设计体现新能源绿色价值的机制与路径,逐步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构建与新能源发展相适应的市场机制,完善体现绿色价值的政策体系,推动绿电、绿证交易及电碳协同运作。 * 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分阶段实施路径建议方案。 * 改进新能源功率预测机制,完善支撑手段。 * 统筹市场建设,推动市场之间有效衔接,推动中长期市场向灵活化、精细化、标准化转变,开展中长期市场连续运营,推动现货市场建设。 * 完善辅助服务市场品种设计和费用疏导。 * 电力市场建设保障,包括建立电力市场相关标准,加强电力市场交易人员的培养,加强对市场的监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1.15 MB | 47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