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AI的盈亏分析-方正证券-20230721.pdf

Open AI的盈亏分析-方正证券-20230721.pdf
这份报告是方正证券针对传媒行业发布的关于Open AI的盈亏分析的深度报告。报告核心内容包括: **1. 算力与精度的关系:** 模型精度每下降10%,算力可能减半。New Bing使用压缩6倍的模型,所需算力约为4.5万GPU。 **2. Open AI的总体盈亏分析:** * ChatGPT iOS端上线首月的日活付费率约为4.36%。 * GPT-3.5压缩成本的情况下,日活月活比例达到35%,月活付费率突破12%,GPT-3.5或能实现盈亏平衡。 * Open AI资金预测:压缩成本后的GPT-3.5模型和GPT-4模型,若月付费率每月提升0.25%或不能持续;若月付费率每月提升0.5%或能扭亏。 **3. Open AI“单用户”盈亏分析:** * 日活/月活比例与成本的权衡:日活/月活比例越高,产品使用年限越长,成本也越高。 * GPT-4访问限制推出后,“高频用户”的使用受限,平均请求次数可能下降。 **4. 如何提高GPT-4付费率:** * ChatGPT用户画像:程序员、学生/教师、设计师等。 * GPT-4的第三方插件及“代码解释器”功能,推动用户付费。 **5. 投资建议:** * 若Open AI实现盈利,或可刺激所有海外巨头加大资本开支,建议关注算力相关公司。 * 在Open AI收费的带动下,或有利于用户养成付费意识,各类AI相关应用有望百花齐放,如“AI+游戏”、“AI+角色”、“AI+图像”、“AI+营销”等。 * 若Open AI实现盈利,则其他公司在大模型的投入或将加大,“数据要素”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建议关注:人民网、新华网。 **6. 风险提示:** * Open Al营收平衡效果不及预期。 * 用户付费意愿不及预期。 * 海外大厂资本开支有限。 **7. Open AI盈亏:影响巨头的“算力资本开支”** * 提供“高精度模型平台”的巨头会加大资本开支。 * 接入API的第三方公司,只有Open Al实现盈亏平衡了,才能进一步加大API的投入。 **8. 精度和算力的换算:** * GPT-3.5的成绩作为100%,最终GPT-4的得分是114.5%。 * New Bing压缩6倍模型,所需算力约为4.5万GPU。 **9. 单张A100芯片每日吞吐量测算:** * 单张A100卡的每日吞吐量测算,在低并发情况下平均每秒可以处理0.28个请求。 **10. 不同模型得分及精度转换:** * 压缩模型的成本,通过降低精度可以减少GPU需求。 **11. Open AI的总体营收分析:** * 12%的付费率或为盈亏线。 * 在GPT-3.5精度没有下降的情况下,如果日活月活比例达到30%,月活付费率突破14%,或将实现盈亏平衡。 **12. Open AI总算力成本:** * GPT-3.5是主要成本来源。 **13. GPT-3.5总成本:** * 通过精度可控制算力成本。 **14. Open AI资金预测:** * 月付费率每月提升0.25%或不能持续。 * 月活付费率每月提升0.5%或能扭亏。 **15. Open AI“单用户”盈亏分析:** * 如果日活月活比例达到50%-55%,则当用户使用次数大于14次时,可能会出现亏损。 **16. GPT-4日活月活比例:使用与成本的权衡:** * 百度搜索引擎的日活跃用户与月活跃用户比例大约在37%左右,如果以日活月活比例37%为参考,那么GPT-4单日活用户营收大约每年649美元。 **17. GPT-4平均次数:通过控制“高频用户”限制平均次数:** * GPT-4使用限制后,平均请求次数可能下降。 **18. ChatGPT用户构成:** * 程序员、学生/教师、设计师等。 * GPT-4的多模态功能和Code Interpreter为用户提供工作帮助,促进用户付费。 **19. GPT-3.5与GPT-4对比:不同用户视角分析:** * GPT-4在多项测试中表现优于GPT-3.5。 * GPT-4的新功能Code Interpreter可以进行GIF 动画渲染以及基本视频编辑。 **20. ChatGPT推出代码解释器功能,推动付费用户增加:** * GPT-4独特的第三方插件及“代码解释器”功能,推动用户付费。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1.8 MB | 31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