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社融总量与节奏前瞻-2023年有“开门红”吗?

银行:信贷社融总量与节奏前瞻-2023年有“开门红”吗?
浙商证券发布了关于2023年银行业“开门红”的研报,核心观点在于对公信贷有望驱动一季度信贷同比多增,实现“开门红”。预计2023年1月新增信贷4.3万亿,同比多增3381亿;1月新增社融6万亿,同比少增2066亿。 **信贷储备与结构:** * **总量优于同期,对公优于零售。** 2023年开门红信贷储备总量上超过2022年同期,结构上与2022年相似。 * **对公项目储备充足:** 大额项目储备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绿色、科创等领域,对公房地产融资受限。 * **零售产品需求分化:** 按揭贷款受地产销售影响,消费贷款对利率敏感,小微贷款竞争激烈,信用卡贷款受新规影响。 **开门红投放节奏:** * **开门红刚性强,有望同比多增。** 预计1月和Q1信贷有望同比多增,原因在于:利率下行背景下,银行倾向于靠前投放;对公贷款投放受春节影响较小;疫情冲击靠前,实体需求边际改善。 * **零售信贷是关键:** 2、3月零售贷款增长情况可视为地产政策及经济修复效果的检验指标。 * **银行主体:** 各类型银行信贷储备充足,投放乐观。 **宽信用拐点:** * **传统指标失灵:** 以企业中长期融资增速作为判断宽信用拐点的指标,但2022年7月起该指标已经拐点向上,但宽信用却难言见到拐点。 * **优化衡量方式:** 考察宽信用效果,需综合考察企业中长期融资增速与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变化趋势。 * **拐点预测:** 预计宽信用拐点在Q2出现,不排除经济超预期复苏,Q1直接见拐点。PMI是否趋势性改善,需重点观察消费修复的持续性和地产销售的变化情况。 **全年信贷社融增速预测:** * **总量判断:** 预计2023年人民币贷款新增22.3万亿元,余额增速10.4%;社融新增35.3万亿元,余额增速10.3%。 * **结构判断:** Q2开始由消费修复和行业景气度回升驱动的融资需求,有望逐步替代政策性需求。需持续观察新冠变种毒株的影响、地产销售刺激政策效果等不确定性因素。 **投资建议:** * 坚定看好银行股“三重奏”行情。 * **两条投资主线:** 政策修复弹性大的中小银行;低估值、高成长性的城农商行。 **风险提示:** * 新冠变种影响超预期,宏观经济失速,不良大幅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949.75 KB | 12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