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与AI幻觉-清华大学-202502.pdf

DeepSeek与AI幻觉-清华大学-202502.pdf
该文档是关于 DeepSeek 与 AI 幻觉的报告,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和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新媒沈阳团队和博士后张家铖于2025年2月制作。报告探讨了AI幻觉的定义、DeepSeek产生幻觉的原因、AI幻觉的评测方法、如何减缓AI幻觉以及AI幻觉的创造力价值。 **核心内容包括:** 1. **AI幻觉的定义:** 模型生成与事实不符、逻辑断裂或脱离上下文的内容,本质是统计概率驱动的“合理猜测”。分为事实性幻觉(与现实世界不一致)和忠实性幻觉(与用户指令不一致)。 2. **DeepSeek 产生幻觉的原因:** 数据偏差、泛化困境、知识固化和意图误解等。 3. **AI幻觉的潜在风险:** 信息污染风险、信任危机、控制欠缺和安全漏洞等。 4. **AI幻觉评测:** 通过通用性测试和事实性测试评估不同大模型的幻觉率,结果显示,不同模型幻觉率存在差异,且推理能力与幻觉率存在双向作用机制。 5. **如何减缓AI幻觉:** 通过联网搜索、双AI验证/大模型协作、提示词工程(知识边界限定、对抗性提示)等方法降低幻觉。 6. **幻觉高发场景:** 知识边界模糊、复杂推理、技术性诱发、数据引用、情感驱动和特殊领域等。 7. **应对AI幻觉的技术方案:** RAG框架、外部知识库、精细训练和评估工具等。 8. **AI幻觉的创造力价值:** 在科学发现(蛋白质设计)、文艺与设计(超现实引擎)、娱乐与游戏(创造新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总的来说,报告全面分析了AI幻觉,并提出了应对和利用幻觉的策略,强调了理解幻觉、享受幻觉,发掘幻觉带来的创意灵感。
在线阅读 下载完整报告 | 3.57 MB | 38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