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重磅报告《东南亚跨国有组织犯罪的欺诈报告》(英)-2024.10-142页.pdf

联合国重磅报告《东南亚跨国有组织犯罪的欺诈报告》(英)-2024.10-142页.pdf
这份关于东南亚跨国有组织犯罪、网络诈骗、地下银行业务和技术创新的政策简报,由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 (UNODC) 编写,旨在分析东南亚地区日益复杂的犯罪形势。报告的核心内容如下: **一、主要发现:** * **犯罪形势演变迅速:** 东南亚的跨国有组织犯罪活动正在快速发展,主要受到合成毒品生产与贩运、网络犯罪 (尤其是诈骗) 的驱动,并与洗钱、人口贩运等犯罪形式相互交织。 * **网络诈骗猖獗:** 网络诈骗已成为东南亚地区最主要的犯罪威胁之一,2023年造成的损失估计在180亿至370亿美元之间,主要针对该地区的受害者。 * **赌场、地下银行业务和虚拟资产滥用:** 赌场、非法网络赌博平台和高风险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 (VASP) 的快速扩张,为犯罪集团提供了新的洗钱渠道和犯罪工具,进一步推动了犯罪活动的发展。 * **技术创新助长犯罪:** 人工智能 (AI) 技术,特别是深度伪造 (deepfake) 的应用,正在被犯罪集团广泛用于诈骗、身份盗窃、性勒索等犯罪活动,使犯罪手段更加复杂,更难以防范。 **二、关键趋势:** * **跨国犯罪集团的整合与专业化:** 犯罪集团正在整合资源,形成更大的犯罪组织,并利用赌场、酒店、经济特区 (SEZ) 等场所作为犯罪活动中心。 * **网络诈骗的产业化:** 网络诈骗已经形成产业规模,犯罪分子通过各种工具 (例如托管服务、数据产品和恶意软件) 来实施诈骗,降低了犯罪门槛。 * **地下银行业务的演变:** 传统的地下银行业务正在向高风险 VASP (例如加密货币交易所) 转移,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新的洗钱渠道。 * **数字技术在犯罪中的应用:** 犯罪分子正在积极利用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新技术来改进诈骗手段、逃避侦查,并扩大犯罪规模。 **三、主要挑战:** * **执法能力不足:** 东南亚各国政府在打击网络犯罪方面的能力存在不足,特别是在应对新技术和跨国犯罪方面。 * **监管空白:** 非法网络赌博、虚拟资产服务等新兴领域的监管体系尚不完善,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 **公众认知不足:** 大多数受害者对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缺乏了解,容易上当受骗。 * **跨境合作不足:** 跨境执法合作面临诸多障碍,阻碍了对跨国犯罪集团的打击。 **四、主要建议:** * **加强情报共享:** 建立区域情报共享和威胁监测平台,重点关注网络诈骗和相关跨国犯罪。 * **深化国际合作:** 加强各国政府在打击洗钱、非法网络赌博和网络犯罪方面的合作,以及在受害者援助方面的合作。 * **完善监管框架:** 修改并加强与洗钱、虚拟资产、赌场监管、网络赌博和经济特区相关的法律和监管框架。 * **强化执法能力:** 加强对执法人员、检察官和监管机构的培训,特别是在打击洗钱、虚拟资产犯罪和网络犯罪方面。 *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媒体宣传等方式,提高公众对网络诈骗的认识,增强防骗意识。 * **加强对非法活动的监测:** 持续监测赌场、非法网络赌博平台、高风险 VASP 和其他犯罪活动中心。 * **推动政策协调:** 在区域层面制定统一的打击战略,加强各国政府和执法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 总之,这份报告强调了东南亚地区网络犯罪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并提出了全面的建议,旨在帮助该地区各国政府、执法部门和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应对这一日益增长的威胁。
下载完整报告 | 5.76 MB | 142页
阅读和下载会消耗积分;登录、注册、邀请好友、上传报告可获取积分。
成为VIP会员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报告